“谁说的,发完了你不会换个马甲,再多发几篇。而且名牌、重点发完了,还可以发到那些普通大学、高职大专里去。今天发了,明天可以再发,或者用马甲来在帖子下面留言,把它顶上去让更多人看到。实在不行了,哪个门户网站、文青论坛流量大,就去那里发,总之越多越好!”
何谓水军?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谓之水!水军怎么可能有人嫌多的,图样图森破,王奈杰不会给两人钻空子的机会。
“救命啊!!!”
“灭绝人性!”
这样发了一天帖子,大壮实在是没耐心了,不知道从哪儿找到一个关系好的程序猿(据猜测
很大概率是用暴力说服的),给弄来一个专门发帖的辅助软件,总算是稍微解放了他们,工
作量大大减少,只需要修改网址之类的小数据,然后在旁边盯着就行。
对于这一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行为,王奈杰果断给予了肯定和夸奖,然后看着自己哗哗上涨的粉丝值,心里乐开了花。
……
吃过晚饭,京影表演学院院长李东生像往常一样,回到自己的书房,打开了电脑。
京城大学生电影节已经举办二十年了,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虽然比不上国内几个大型的A类电影节,但也早就不局限于京城院校这个小圈子里。投稿的影片里面,主创团队不乏来自各个省市甚至海外地区的,甚至每年都有一些主流院线影片,因为条件和时间合适,也会参加大学生电影节。
对于扩大电影节本身的影响力、知名度,提升含金量,这当然是好事。但大学生电影节的初衷毕竟是扶持学院派的电影人,主流和商业电影的加入,无形之中就压缩了院校影片的生存空间。
为了平衡其中的关系,主办方花费了很多心思,比如增加学生选择奖、细化影片分类等等。
原创短片大赛,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催生的产物。
作为今年的评委会主席,李东生要关注几乎所有的奖项评选,但是他又不可能把投稿影片全部看一遍。今年各个单元投稿作品加起来只怕有上千部,哪怕他不吃不喝不睡,恐怕也要几个月才能看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好在依照惯例,在最终确定提名之前,他只需要把经过各个单元评委筛选,以及手下研究生们扫过之后,推荐上来的影片看过就行。
就算是这样,工作量仍然不小。
所以李东生只会有选择性和侧重地跳着看,除非特别出彩的作品,才会从头到尾完整观看。
又扫了几部影片之后,李东生摇了摇头。
投稿作品虽然多,但以他眼光看来也实在乏善可陈,没什么特别的。
这个时候,李东生忽然想起,自己老友的女儿特意打过电话,说她也参演了其中一部短片单元的竞选作品。
“叫什么来着,好像是《让我留下》?”
随手点开短片单元的推荐名单,李东生有些意外,居然两边的初选名单都有这部短片。这说明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看样子短片水平还可以,他来了点兴趣,找到这部微电影,看到只有五分钟不到的时长,更是惊讶。
原创短片单元对于时长的要求是3到25分钟,大多数短片不论水平如何,都在十几二十分钟左右,哪怕再压缩内容,至少也有七八分钟,这部微电影的时长几乎是堪堪过线,敢这样做的投稿者,不是妄图滥竽充数,就是对短片质量很有信心。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101/784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