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处一上一下,是气力难以达到的地方。
以关舟现在的修为,也要水滴石穿的慢慢积累,内外接引,功夫渗透五脏六腑后,劲力上下贯串,一通百通。
关舟自己估摸着,想要把全身劲道重新凝练一遍,相融相通,最乐观的情况也要两三年。
如果中间出了什么纰漏,那么时间将更长,五年,十年,也许一辈子都无法突破。
但这水底练拳,感受水的至柔冲击毛孔,倒让关舟觉得这是一个办法。
当初在黄飞鸿世界他试验过,虽然失败了,但也让他明白失败的原因。
严振东的身体当时就好似一块压缩的生铁,毛孔闭塞,根本感受不到柔劲,因此失败。
但封于修不同。
封于修的功夫虽然极强,但可塑性也极高,天赋资质也比严振东强很多,功夫这种东西不是你努力就一定可以变强。
努力只是基本要素,是你本该去做的。
最重要的是天赋。
所谓老天爷赏饭吃。
而天赋指的不止是身体,还有悟性,还有那种天生的敏锐感。
封于修天生双腿一长一短,先天残疾,练站稳都难,但他硬是走到了今天,将拳术练到了可以与夏侯武这等天纵奇才一战的地步。
除了他本身的努力以外,也有着超乎常人的悟性。
这天下有几个人能凭借几封书信指点,就能领悟其中关窍与奥妙。
功夫这种东西,看似粗犷,但实则玄奥或许就隐藏在几个点,不告诉你,一般人可能练一辈子都找不到这个点。
终生碌碌无为。
武人授徒言辞闪烁,经常不讲解通透的原因并非只是藏拙,其真正意图是一种筛选,从求武中的人中筛选出真正有资质、肯下功夫的好苗子。
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这世间道理相通,画画、功夫都是大道之一,最终殊途同归。
他的意思是,要学我的心,不能学我的手。
学的再像也是别人的,永远无法超越,所谓:心领神会才是传艺,并在武技之外,还有生活理念、生命感悟的余音。
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就是这个道理。
民国那些大师求武期间四处拜师,这是寻门而入;但到了后来,能留下声名、著书立传者,无一不是跳出了前人框架,独树一帜,这就是破门而出。
如李存义先形意后八卦,最后创编了《拳术教范》《刺杀拳谱》,孙禄堂集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大内家拳创立了孙氏太极拳一脉,更留有《拳意述真》《八卦拳学》《形意拳学》《太极拳学》等著作,这样的人物在那个年代还有很多。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这才是‘学’,他们学到了真正的内核,真正的理念,不是简单的招式,因此才能悟出属于自己的功夫。
而封于修也有这样的领悟,所以他才能从夏侯武的几次指点下,功夫突飞猛进,能与之一战。
关舟如今成为了封于修,他继承了封于修的一切,包括这种玄而有玄的武感。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12678/309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