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往瓦罐中看了一眼,发现还有些剩余,便端了瓦罐来到少年母子面前。
“俺们做的粥有些多了,这些拿给你母亲喝吧。”张淼笑着对少年道。
“这可使不得。”少年连忙推辞道,“我捉了鱼,很快便能烤好,我们有吃的。”
张淼看了插在木棍上的鱼,摇了摇头:“这么条鱼如何够你母子吃的,看你母亲脸色,应该是生病了,喝点粥对她身体好。”
少年看了看瓦罐,又回头看看病中的母亲,终于接过了瓦罐。
“公子恩德,李臣牢记在心,他日必有报答。”
张淼摇了摇头:“一点稀粥而已,谈何报答?”
张淼喝着粥,目光往少年瞟去,就见少年扶起母亲的身子,正细心的用木勺舀粥喂食着。
众人喝了米粥,在溪水中洗刷了木碗,准备继续赶路时,少年抱着洗干净的瓦罐送了回来。
“公子,能否留下姓名?”少年对张淼道。
张淼摇了摇头:“一点小事而已,不必挂在心上。”
少年却坚持道:“知恩不报,枉为人也,敢请公子留下姓名。”
张平笑着对张淼:“既然人家坚持,又不是啥坏事,留个名字有什么?”
说着转向少年:“听好了啊,这是我们三水村少族长,张淼张三江是也,我是他的堂兄张平。”
少年道:“在下记住了,在下李臣,南阳平氏人。”
张淼好奇的问道:“你是平氏人,如何出现在湖阳?”
少年李臣道:“南阳战乱不休,平氏县内到处都是贼匪,我母子想着前往襄阳谋取一条活路。谁知道刚到湖阳境内,家母便生病了,行程便耽搁下来。”
张淼道:“既然如此,应该找地方为令堂治病,等医治好身子,再往襄阳不迟。”
李臣道:“公子说的是。”
张淼道:“你们前往襄阳,正好和我们同路,这样吧,我捎带你们母子一程。从这里行走七八里便到了邓邑,那是一个大邑,在那里可以寻找医师为令堂治病。”
李臣喜道:“多谢公子!”
于是,一行人中便多了两个人,好在有两辆马车,尽可以坐得下。
都是十多岁的年轻人,大家说说谈谈很快便熟悉起来。张淼得知,这李臣出身普通农户,其父当过亭长,在缉拿贼人时战死,从此李臣和母亲相依为命。平氏混乱,李臣便变卖家产,带着母亲往襄阳谋生,顺便在襄阳游学谋个前程。
说说谈谈,很快便到了邓邑。帮人帮到底,张淼亲自进入邓邑,找到了邓牛,请邓牛为李臣母子找个住处,并帮着延请医师为李臣母亲治病。
“邓牛兄弟,拜托了。”张淼笑道。
邓牛摆了摆手:“咱们兄弟什么交情,一点小事罢了。”
说着看了看左右,悄然道:“张淼兄弟,我这些时日收了差不多二百斤铁料,什么时候给你送去?”
张淼笑道:“随时都可以。”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13042/315590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