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战斗机发射的复合制导高机动导弹,就算是预警机或战斗机上的激光拦截系统也并没有绝对的拦截成功率,而寻常的车载激光干扰系统则就是根本不会有多高的拦截成功率。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二十五辆车上的车载千瓦级激光系统竟然开始形成了合阵,形成了强度高达二十千瓦杀伤级光束的光阵拦向目标,共同拦截不断闯入拦截区的最后数枚空空导弹。
“应该差不多了,准备急转弯!”见到车上的智能分析系统开始初步判断对这些高机动导弹的拦截应该初步见效后杨凡说道。当然包括杨凡在内在军事上了解不少细节的孩子们当然知道。
五辆有人驾驶的高机动电动越野车,还有自动指挥之下的二十辆无人驾驶车辆也在这个时候尽最大限度的向不同的方向转向。
马力强劲的电动越野车辆燃烧废热要比一般军用越野车辆低的多,尤其是杨凡等五人驾驶的上千马力动力的高级电动车辆,电机效率相当高、也相当静音的情况下。只不过其余那些顶级豪车都根本算不上的降低空袭代价用途的滥竽充数货似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还是有一辆无人驾驶的车辆或许是因为噪音大了而让一枚高机动导弹在距离三十多米的距离上爆炸带来的破片彻底穿透外壳,打坏了电机。紧接着电池引起的火苗很快让全车被火苗吞噬了。
试探性的进攻让第一战斗航空旅看到了来袭目标的强大,然而这却没有给航空旅信心带来怎样的动摇。因为技术的进步同样带来了空中攻击兵器的高性能化与廉价化,面对饱和打击,军舰或许还有相当强的硬对抗能力,车阵则根本不可能抵御隐轰上的空投弹药或者战斗机集群展开集中饱和攻击下的打击。战斗智能分析系统也根据这次攻击判断这些暴露出来的车队在已有航空力量的打击之下生存率,或者不被全灭的概率几乎低于百分之一。
在这个时候两架战备执勤的隐身轰炸机也逼近到了距离目标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距离上并且开始接连不断的投放精确制约导炸弹。
为了对抗一些防御体系的激光拦截手段或者各种末端微小破片拦截,隐轰上投放的航空炸弹以改进型的二百五十千克航空炸弹为主。基本是在二百五十公斤左右的航空炸弹上安装滑翔与动力组件让炸弹的射程在亚音速投放之下可以达到三百公里远的距离。当然真正有动力的阶段只有不超过二百公里左右。整个制导炸弹的重量也因此提高到三百三十千克左右。但相比传统意义上的SDBII仿制型号,突防能力反而更强的。不是什么金属风暴或者寻常的激光拦截装置能够对付的,基本上只能用特定的拦截导弹来拦截。在增程制导炸弹本身有动力的阶段对抗性能并不算高的拦截弹也有了相当的几率,算是在低成本的前提下的一种进攻弹药。
两架隐身轰炸机一共携带了百余枚增程制导炸弹在这个时候也都在很短的时间内离开了机舱,并整齐的散布开来以接近音速的速度飞向目标。
就在百余枚三百多公斤重的增程制导制导炸弹逼近到一定距离的时候,三十六架重型隐身战斗机也在这个时候恰到好处的投放了累计超过二百八十八枚左右的一百一十千克左右的仿SDB改进型制导炸弹,以最大限度的在前方牵制敌车阵的拦截能量,也做好了分布攻击的准备。
三十六架战斗机和两架隐身轰炸机就这样投放出了规模恐怖的三四百枚制导炸弹,按照一般估算,就算是在高强度的对抗战场中,这个规模的制导炸弹百分之八十被拦截过干扰,也基本上能够彻底摧毁一个机械化合成营主要装备、或给旅级单位严重打击。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1427/32490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