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舱开始轻微地晃动,还有细微的嘎嘎的响声透进来,王学祖一边穿戴一套潜水具一边解释:“没有电力,出口设计在水中,我们是利用浮力上升,就像潜艇一样。”
梅哲仁没动作,他的仿生体能承受五百米深的水压,水密性和气密性都十分良好,压根不用担心。
他反而嘱咐起王学祖来:“待会紧跟着仿生体,一旦发现情况不对你们就马上下潜,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离开这个出口,情况不妙的话我只能帮你拖个半小时,后续的保密问题基地应该早有考虑,照着做就好。”
王学祖凝重地点了点头,他心里对于这次行动的看法更悲观,硅基人是一直有无人机在天上进行战备值班的,从发现信号到呼叫来无人机,仅仅只有五分钟的时间差。
而第一波无人机到后续的大部队到来,应该也不会超过十分钟,所以王学祖认为梅哲仁高估了自己。
不过他并没有说出来,因为梅哲仁是太姥爷,得留点面子,不然他以后就得吃瓜落。
大约过了五分钟,气密舱顶的指示灯亮了起来,这是浮到了相应的高度,王学祖抓紧时间扳开液压绞盘,哗啦啦的水声响起,气密舱中的水线不断上升,很快就没过了三人的头顶。
王学祖的潜水服头盔上的照明灯亮了起来,他做了个跟他走的手势,就推开了舱门,应该是有液压助力,不然不会那么轻松。
三人出了舱,潜水舱也不会关闭,而是保持这样打开的状态,也不会排空,以方便稍后的紧急撤离下潜。
出舱后也还是在水下,得保持二十米以上的水体深度才能隔离电磁信号。
这时就是梅哲仁显身手的时刻了,他脚下鞋底打开了一个隔板,露出了里面的喷水驱动器,开始快速地推动水流缓缓前行。
接着仿生体周沿开始电离出一个呈纺锤状的空泡,刚刚好将他与水体隔开,只有尾端的推进器还泡在水中。
纺锤空泡开始加速,很快就超过了100节的速度,超空泡效应产生,水体被空泡排开,梅哲仁开始在水下破空箭射。
必须离开出口一段距离后再浮出水面,这样才不会让出口马上暴露。
而另一具仿生体则会在收到消息后带着王学祖上浮,他们将浮在水面静观,一不对路就下潜。
梅哲仁一直小心翼翼地留意着电磁压制的强度,他不能离得太近,也不能走得太远,必须让王学祖和另一具仿生体一直在一个稳定的电磁环内,这样他就可以保护住那头不被硅基人察觉。
选择在夜晚出来就是为的这个便利,当前光学卫星是无法直接观测的,只有红外、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成像,但夜里再怎么先进的技术离得远了也黑瞎。
漆黑的水体里什么也看不到,但梅哲仁的相阵声纳和激机扫描系统里却清晰地描绘出了一幅水下图景。
浊流、游鱼、水草以及大量的河底淤泥垃圾同步地投射到了基地内的投影板上,梅哲仁还贴心地做了光谱分析,比较出了河流环境的变化。
此刻他已经通过地形和生态数据比对出来,他正处在星辰国排名第三的珍江流域中,恰好位于南岭城市带与南海城市带的中间。
梅哲仁不由得脸现微欣,快到老爸的老家了,不过现在这里已经成了自然保护区,所有的人都迁往城市带定居,这里变成了纯粹的自然雨林。
梅哲仁慢慢减下速度,思考着如何选择战场,这个问题很关键。
等一下必定有一场翻天覆地的大战,各种武器搞出的动静不会小,大范围的爆炸和破坏是应有之义。
打一场,不小心把老爸的老家给砸平了可不好交待,估计老头的在天之灵会被气活过来找梅哲仁打屁屁也说不定。
梅哲仁看着身旁的水流触发了灵感,何不就在水面上跟硅基人过过手,这样不会破坏植被,也方便展开手脚。
想定梅哲仁又朝前加速,这附近有一处宽阔的水面,是一个前时的水利枢纽,应该早就废弃了的,又正好处在能照顾到王学祖藏身的半径范围内,就它了。
梅哲仁将速度提升到了两百节,这是仿生体在水中的极限速度了,他得赶过去对战场进行一下规划。
当梅哲仁来到水利枢纽前的水域时,发现跟意想中的情形一模一样。
水面有近十公里宽,长度也有十数公里,这是一个作战的好平台。
他并没有直接浮出水面,而是在水底不断地作螺旋状运动,把库底的淤泥与大量的有机质搅动起来。
水面越来越浑浊,让远处基地科学院的学者们一团迷糊,梅顾问倒底要搞啥?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14483/337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