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历史大商人 > 第二百八十九章 假传圣旨

第二百八十九章 假传圣旨

这些事情文臣们都有经验,没经验的也有史书可以去翻。毕竟千年以来早就不知道死过多少皇帝了,各种流程都有记载。照着书上写的去做就是了。

可更加重要的事情就麻烦,皇帝死了就要再来一个皇帝上位。所谓的国不可一日无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除非亡国了,改朝换代了。那新皇帝必须要尽快确定下来。

“之前太上皇与皇帝陛下一致下诏册立茂德帝姬为第一继承人。”燕飞站在众人面前随意开口“之前皇帝陛下临终的时候也亲口嘱咐由茂德帝姬继位,还留下了遗诏。这事情没什么好讨论的,理应由茂德帝姬接任皇位。”

燕飞的话引起了剧烈反响,之前那些还扑倒在地上痛哭哀嚎喊着皇帝的文臣们瞬间不哭了。嗓子也不沙哑了,身子也不颤抖了,鼻涕也不往下流了。全都红着眼睛死死盯着燕飞,几乎是同时怒吼绝对不行。

“你们反对?”燕飞微微眯起眼睛,好整以暇的点上根香烟询问“为什么反对?总该有个理由吧?”

文臣们面面相觑,他们虽然通过了之前绞杀奸臣的杀戮,可以算得上都是好官。可哪怕是好官也依旧是大头巾,是传统的读书人。既然是读书人,怎么能给一个女人做臣子?前唐武则天的遗祸可都是写在史书上。

“女子不可为帝,此乃祖训。”一番内部的眼神交流之后,最终还是由宗泽这位与燕飞交情不错的领头人出来交涉。

“祖训?谁的祖训?太宗还是太祖?”燕飞笑了笑“你们谁要是能把这两位喊来,当着我的面说女子不可为帝,那我绝对同意。”

这不是废话嘛。一群文官都在翻白眼。太宗太祖兄弟俩骨头都化了,到哪里找他们去?再说了要是真的能找到这二位还用讨论什么?直接让干嘛就干嘛,鬼都来了谁不怕?

“子厚,不要强词夺理。”宗泽打着感情牌试图说服燕飞。因为他很清楚只要燕飞转变念头,那这件事情就算是过去了。可如果燕飞坚决要将茂德帝姬推上位的话,谁也没有阻止他的力量“自古以来阴阳有别,天子之位岂可由女子来坐?前朝武氏之祸殷殷可鉴,子厚不可误国啊。”

“别说这些没用的。”燕飞直接摆手“什么阴阳,什么武氏。全都是你们这些所谓读书人闲着没事弄出来的说辞。男人能当皇帝,女人自然也可以。远古的时候还是母系社会,那个时候你们怎么不说这种话?”

燕飞的话把文官们都说楞了,远古什么的还什么母系社会?这究竟是在说些什么。这些人读了一辈子的书,从未在哪本书上见过燕飞说的这些东西,自然也就无法理解。

“你们是为了什么我很清楚。”燕飞声音转冷“不过是为了继续掌握权力,继续掌握舆论,继续推行什么士大夫治天下的既得利益。看看那些被杀头抄家的大臣,靠这些人治理天下是个什么下场。不但民不聊生,就连异族的铁骑都践踏到了京师城外。这次是有我来救了大宋,我要是没来呢?国破家亡!”

燕飞这话一点都没有说错,因为这些大头巾们,在没有燕飞的历史之中整个北宋王朝就是一副国破家亡的凄惨下场。如果不是因为有岳飞韩世忠等人拼死抵抗,那满清入关覆灭华夏文明的场景会提前数百年上演。

想到这些燕飞的怒气也上来了“别废话了,现在就问你们听不听话。”

一群文官顿时就像是被点着的马蜂窝一样炸了。纷纷面红耳赤的怒喝燕飞,有表忠心的,有誓死捍卫读书人传统的,有大骂燕飞祸乱朝纲的,还有抱着立柱说要撞死在大殿里用以维护传统的等等。

就算是有人心中有别的想法,可在这种维护读书人传承千年,儒家花费了无数心血和时间才击败百家占据所有权利的时候也最多只能是默不出声。

儒家当初为了夺取权利花费了多大的心血才击败百家独尊儒术。现在燕飞想要打破这一切,就等于是在挖这些读书人的根基。他们当然是要反对了。

虽然表面上是在推举女帝,可实际上却是这些文官们对燕飞在各地实行军管的反击。军管就意味着军队占据主导,一切都以那些大头兵们为主,一切都是他们说了算。在大头巾们看来这就是赤果果的抢夺他们手中的权利。当然不能忍了。

而一旦让燕飞成功推茂德帝姬登上帝位,那就等于是将大义的名分也送到了燕飞的手里。那样的话大头巾们就连反击的可能都没有了。所以他们必须反对,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和燕飞有着特殊关系的茂德帝姬上位。

至于女人不能当皇帝什么的,反倒是没那么重要。当初武则天在位的时候,不也照样是有众多的大头巾为她效力。对于他们这些大头巾来说,既然可以为异族效力,当然也能为女人效力。这压根就不算个事。

看着群情汹涌的大头巾们,燕飞面色不动,目光转向那些一言不发的武将们“你们怎么说?”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1465/331941_2.html

本站地址:zerifeisheng.com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

最新小说: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兰芳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