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过来山那边小河村的变化,李三一家人就打算留在玄武国这边,以后就不回山泉村了。
而每每想到山泉村的父老乡亲们,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一年中都没有粮食,李三自己就没法独自在小河村安心过日子。
于是李三一个人又回到白虎国这边的山泉村,想要说服山泉村的百姓们都一起搬到山那边的玄武国小河村去。
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坚持下去,山泉村的百姓一听李三描述的小河村的美好生活,都非常的动心。
其实白虎国的朝廷如此对待他们这些贫苦的百姓,早就已经让这些普通百姓伤透了心,很明显朝廷拿走他们一年所有收成的时候,难道就没有考虑过他们接下来将面临什么吗?
很明显白虎国的上层人物,根本就不关心他们这些普通百姓的生死,这样的朝廷山泉村的百姓早就觉得没什么好留念的了。
既然李三也说了玄武国对逃到境内的流民是非常优待的,那这些山泉村的百姓就没了后顾之忧。
于是当天夜里山泉村的百姓就聚在一起,将整个村子向玄武国小河村搬迁的想法统一了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已经收拾了家中不多的衣物被子之类的家当后,山泉村的五百多口人,就踏上了整村去山那边小河村的道路。
两个村庄其实隔得不远,只是面前一座大山,让前进的人们有些吃力。
为了尽可能得避免被白虎国朝廷发现,山泉村的百姓选择在山中的密林里前行。
往常他们几个人前往山那边的小河村还可以走大路,但是这次是整个村庄的逃离,就怕白虎国那边的官府发现,就会有县上的官兵来抓他们回去。
这两年陆陆续续有一些白虎国的百姓逃往玄武国谋生,只是这种现象一多,白虎国就加强了这方面的管控。
一旦被白虎国的官兵发现,山泉村整个村庄全部想要逃离去玄武国那边,那县上的县令一定会非常震怒,那个时候被官兵抓住,说不定就会立刻被投进大牢之中。
大牢这种地方,普通百姓都是知道里面的黑暗的,有钱的进去都要倾家荡产的出来,这些没有钱的进去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山泉村的百姓们就选择在山中的密林里前行,就是怕官府的士兵追上来将他们通通抓回去。
只是这样一来,原本一两天路程就能到小河村的,走山中密林却要多费一天的时间,虽然走直线的密林更近,但是密林里没有道路,还要一边开路一边前进,随时都要注意前进方向不然非常容易迷路。
不过在山泉村村民逃离白虎国,在密林中前行的第二天,白虎国这边的县令还是发现山泉村的百姓举家逃离的事实。
因为县上又有新的徭役需要山泉村的百姓中,挑选十家壮劳力,去县上修河道,没有想要去山泉村寻找劳力的官吏却发现整个村庄一个人都没有。
而且整个村庄的居民茅屋中,很多衣服被子之类的都被带走了,于是这个官吏就知道这一次恐怕整个山泉村的人,都要逃往玄武国那边去了。
知道大事不好的县衙官吏,就赶紧跑回去,向县令禀报这件事情,因为如果徭役不能按时完成,县令也会受到上面的处罚,说不定丢官罢职都是有可能的。
于是这位白虎国的县令就急了,赶紧调集县衙的捕快士兵,一共集结了上千人,向山泉村与玄武国边境交接处杀来。
县令命令一定要将这些逃亡到别国去的百姓抓回来,而至于抓回来以后,县令觉得就应该拿山泉村的百姓开刀,先让他们将修河道的徭役服完,然后再把他们全部关进大牢。
而这种个别逃往玄武国的情况,已经让这位白虎国的县令焦头烂额,这次到好,直接一个村庄全部逃往玄武国。
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姑息,所以这次县令就打算用山泉村的百姓杀一儆百。
等到把这些山泉村的百姓抓回来,县令打算一个都不会放过他们,不管男女老少全部都要最后处死。
于是县衙的一千多名士兵捕快,就分成两队向玄武国边境搜寻过去。
在县令想来,这些山泉村的百姓一定是要去山那边的小河村,因为两个村子虽然属于不同的两个国家,但是小河村与山泉村的百姓都是互相通婚多年的。
这个情况县令是一清二楚的,所以这些山泉村的百姓能够去哪,这个就呼之欲出了。
于是县衙的士兵一路骑马,走大路包抄过去,想要在玄武国边境截住山泉村的百姓,而另一队县衙捕快则走直线,从山中密林的方向去寻找山泉村的百姓。
可以说县令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山泉村的百姓就是走山中密林的直线方向去玄武国的小河村。
而捕快们本来就有跟踪追踪的本事,这一下就发现了山泉村等百姓留下的前进踪迹。
于是捕快们跟着这些前进踪迹,向密林里的山泉村村民追去。
只是毕竟山泉村的百姓提前出发了两天,就算县令派出的士兵都骑马,他们要想追上这些山泉村的百姓还是非常困难的。
而从密林中追踪山泉村村民的捕快们,就更难以追到山泉村的百姓了,虽然捕快在密林中已经开出来的道路上狂奔,但是毕竟只有一天时间,山泉村的百姓就要进入玄武国境内了。
所以在县令下了死命令,必须带回山泉村百姓的档口,这些捕快也好,士兵也好,都不愿意空手而回的,他们知道暴怒的县令如果抓不到山泉村的百姓。
那说不定就会把气出在他们这些办事不利的人头上,说不定县令为了推卸责任,还会把放走山泉村村民去到玄武国的罪名扣到这些县衙士兵头上。
所以这次县衙士兵们骑马狂奔,就是想要抢在山泉村村民进入玄武国之前,将这些村民给抓回去。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15043/445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