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器件效率也不低,除了PCE11材料有11%的效率外,另外三个体系的效率也分别达到了8%、9%和10%,这是后面韩嘉莹用新到的加热式匀胶机优化得到的结果。
工作量够大、效率不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意不足的问题。
于是,许秋在和魏老师协商过后,一咬牙投了AEM,也就是AM的主要子刊之一。
AEM虽然比AM差一些,但也是非常好的SCI一区期刊。
至于这篇工作能不能中,就要看编辑和审稿人怎么看待。
许秋也没想太多,反正最差的结果不过是改一改继续投。
他文章已经发表了好几篇,AM都发过了,现在投一篇寻常的文章,已经很难让他内心产生太大的波动了。
这篇文章投掉后,也意味着关于PCE11系列聚合物给体材料的研究,暂时告一段落。
许秋要正式向新领域,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研究迈进。
第一步任务,就是完成综述的计划书。
市面上,关于有机光伏领域的综述文章,大部分是关于聚合物给体材料的,非富勒烯领域近两年来,都没有看到写的非常全面的综述文章。
这样的现象自然是有客观上原因的。
大多数的研究者喜欢追逐热点,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相较于给体材料的研究,更不容易出成果,因此发表的工作也少,综述文章自然就少。
毕竟,冷门领域的综述文章,更容易被编辑拒稿。
当然,这些都不是许秋考虑的事情,他写综述的初衷,主要是服务于自己,让自己看清楚这个领域,其次才是发文章,能捞一篇一区最好,捞不到也无妨。
写综述计划书前,首先要近些年该领域大部分的文章,至少要涵盖八、九成以上的一、二区的文献,最好是完全覆盖。
不然如果漏掉的文章,通讯作者刚好是审稿人的话,肯定会被质疑文章的专业性。
非富勒烯领域相关的文献,魏老师已经分过一次类,整理了WORD文档,陈婉清也做过相关的PPT,后面许秋也承担了一定的PPT更新的工作。
有了这两份文件,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花费了几天时间,许秋对非富勒烯材料进行了总结:
一类是苝二酰亚胺PDI的衍生物,也就是魏老师回国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算是他的情怀体系。
一类是A-D-A类型的小分子,其中A代表吸电子单元,D代表给电子单元,有些类似于二元给体材料D-A共聚物中的D和A单元,不过单元结构略有差异。
这里的A单元多为带有吸电子基团的苯环或是五元噻吩环,吸电子基团通常有氰基、氟原子等,D单元通常为由多个芳香环组成的大的稠环共轭结构。
还有一类是聚合物受体分子,N2200系列。
这三类是主要的体系,还有一些其他零零散散不成体系的,许秋将其通通归为其他类。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15136/386015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