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营内的校场上,南军将士,或者说‘故南军残兵’,正满脸麻木的散乱站立着,丝毫不顾寒风从衣衫上的破洞中,吹打的依然瘦骨嶙峋的躯体。
以至于都没有人发现,一道同样穿着单薄破旧的赤色军袍,却从未在南营出现过的人影,悄然混入了军卒队列之中。
看着衣衫褴褛,脸颊深深凹陷,目光中满满都是绝望和麻木的南军将士,刘弘本就不甚轻松地心绪再度一沉。
在诸吕之乱平息之后,作为战败被俘的一方,南营将士在过去两个月,可谓尝尽人间疾苦。
为了全面否定南军在诸吕之乱中的立场,周勃默许甚至是赤膊上阵,对南营残存将士百般折辱!
原南军的高层军官,自是被归为‘吕氏一党’而被清扫;即便是剩下来的中层军官,也是在周勃惨无人道的羞辱之下先后死去。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南军将士每日只有一顿豆羹吃;至于御寒衣物,柴火等,更是想都别想。
当时是,即便有心想要做点什么,自身难保的刘弘也只能前来南营,简单看了一眼,便放弃了借助南营夺回宫禁的打算。
在柴武到达长安城以南,从北军手中夺回南营之后,情况稍稍好了些——南军将士的日常补给,恢复到了正常的一日两餐,各以米、酱、醋发放。
但精神层面的匮乏,就不是那么好补给的了···
根据虫达的估算,刘弘得知在诸吕之乱前,南军满编三部校尉,共计六千四百余人;即便是在诸吕之乱结束时,周勃俘虏的南军士卒,也还有一千二百人之多!
而现在,即便不去翻看统计人数的文宗,刘弘也能大概估算出,此时站在校场上的军卒,最多不超过八百人。
其余四百多人去哪了?
难不成凭空消失了?
这,才是刘弘如此大张旗鼓,不惜以皇帝之身戎装前来,试图改变南营局面的缘故——光是柴武接掌南营之后,南军将士中,就有两百多人死去!
在刘弘初步掌控权势,保障了南营的物资补给的前提下,刘弘根本不相信那两百多人,真像柴武报告那般冻死,亦或是饿死。
哀莫大于心死。
那两百多无故‘暴毙’的南军士卒,是心灰意冷,不想让宗族蒙羞,才坦然了解了自己的生命。
柴武之所以不敢如实禀告,不过是给刘弘留个面子,给南军留下最后一点体面罢了——堂堂禁卫军,却有数百人自尽身亡?
大丈夫生当五鼎食,死亦五鼎烹!
武人最好的结局,就应该是死在冲锋的道路上,马革裹尸而还!
胆怯自尽,又有何脸面敢自诩为丈夫?
想到这里,刘弘就有些焦躁起来——南军,不光在现实意义上,能够成为刘弘掌握的枪杆子,从象征意义上,南军也是老刘家的牌面!
光是南军以‘故丰沛军改建’这一点,就足以刘弘义无反顾的付出一切,来保证南军的存留。
但有些问题,并不是刘弘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南军此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军心,就是信念!
刘弘重整南军最困难的一点,也同样是为南军重新竖立信念。
如果南军是一支边军,或某地郡兵;乃至于说是一支刚成立的新军,刘弘都不会如此为难。
因为信念的竖立,必须要遵从一个前提:新竖立的信念,必须在能够掩盖南军将士原有信念的同时,不与原有信念相矛盾。
就好像一个人原本的信念是保护家人,那给这个人树立一个‘保家卫国’的新信念,就不存在什么难度。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15153/356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