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的读两篇文章不同,这次何教喻自然没有用心去念,甚至语速语气都略带一些不善的情绪在内。
同样一篇文章,严肃认真、声情并茂的去读和故作搞怪,滑稽的语气去读,给听者感觉会有很大的差别。
古代的文章是很少用到标点符号的,如果读的人再有意无意的断错句子,就会让人听得一头雾水,甚至感觉荒谬。
一篇文章读完,四周已经嘘声一片了。
何教喻扬了扬手中的纸,严肃的道;“这篇文章叫《柳梢》,写得简直是不知所云,首先这次文会是佳节灯会,和柳树梢头并无任何联系,虽然这次的文章不限题目,但怎么说也是佳节灯会,这文章根本不切题……”
步儒低着头闭着眼。
这篇文章正是他的,之所以写柳梢,其实是以欧阳修的词《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带入。
写的是元宵佳节时,理应珍惜眼前的人和事,还有时光,认真对待。莫待;‘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如果说这样都不切题,那咏桃更加不切题。
何教喻此时继续说道;“不切题是其一,这篇文章火候也非常稚嫩,用词遣句都让人哂笑,比如说文章这里‘人似桃花荣衰,朱颜暗换,岁如流水东逝,去不可挽。’就很不符合常理,要知道在元宵节时分,正是桃花夭夭最美的时候,怎么会‘衰’呢对吧?还有……”
历史上任何一篇文章,若要用鸡蛋挑骨头的眼光去挑刺,总能挑出不少瑕疵,就比如某个人说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有问题,英雄又不在水里?怎么会被浪花淘尽呢?
更何况这是步儒这个只发奋读了三年书,才学还没至臻的小书生写的文章。
其实若以公平的眼光去看,这篇文章就算不如刚刚的《咏桃》和《彩灯》,也差不到什么地方去,毕竟这也是步儒认真揣摩了一夜写下的。
但是何教喻在这里,就相当于权威的所在,他说不好的,把不足之处故意放大了说,不说没读什么书、对文章不懂的平头百姓。就连很多读书人,也会被他定下的基调先入为主,觉得这篇文章一无是处。
“想不到我们林风镇俊彦之中,还有人会写出这等狗屁不通的东西来,真是不学无术。”
“这简直是滥竽充数嘛,是谁写的?”
林风镇历年来的秀才在席间冷嘲热讽,旁边的围观者也议论纷纷。
“那位是步儒?把你文章领回去,仔细修改一番吧……”这时何教喻扬起手中的文章,高声喊了一句。
此话一出,无数的目光纷纷射向低着头的步儒。
原本不认识他的人,也顺着大家的目光看了过去。
“原来是他写的啊?”
“他就是步儒?真是老鼠屎啊,怎么就混进了秀才行列?”
“哎哟,他不是这届的五经魁吗?”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15571/4104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