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红山炼焦煤厂金山银海一般的狂捞,爱德华议长的这笔投资大赚特赚,引得昆士兰州上层社会人士眼红不已,说话都带着酸溜溜的嫉妒味道。
没办法,财帛动人心啊!
谁都想搭上红河谷这条乘风破浪的大船,享受着财源滚滚的踏实感觉,更何况前方消息传来,李福寿手下的民团击毙了匪首皮尔肯,大获全胜。
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
一众布里斯班上流社会的人士心里门儿清,李福寿将会成为整个昆士兰州最顶级的英国贵族,闪亮出炉的子爵大人。
按照英国王室传统
维多利亚女王可以根据内阁首相的提议,将某种贵族爵位授予某人,但受封的人数是有限的,每年大约在20名以内。
这包括公侯伯子男5级世袭贵族爵,拥有采邑,获得欧洲贵族圈广泛承认。
今后必须称呼李福寿为勋爵阁下,而不能称呼为Sir,这是犯忌讳的。
Sir是先生的意思,可以用来称呼从男爵和骑士贵族,也可以用来称呼接受勋衔的杰出人士,是一个敬语后缀,可以代指爵士先生。
若李福寿获封尊贵的子爵爵位,用Sir这个后缀称呼就不恰当了,有贬低侮辱的意思。
前缀表示尊敬,后缀表示荣誉。
按照英国贵族礼仪,必须称呼尊敬的某某勋爵大人,封号加后缀勋爵(Lord)。
没错,头衔这东西确实繁琐又复杂,但是在欧美上流社会贵族圈,必须要高度重视。
欧洲大陆贵族对称呼吹毛求疵,英国,德国和奥匈帝国尤甚,那是半点都不能乱的。
按照唐宁街的承诺;
击毙匪首“野狼”皮尔肯,彻底清剿祸乱一方匪帮的消息得到证实,那么一个子爵贵族爵位是跑不了的。
哪怕是历史上第一个华裔子爵,这份荣誉也是板上钉钉,绝无反悔之理。
大英帝国可是很要面子的,为了区区一个子爵爵位出尔反尔,这种糗事还做不出来。
说起来李福寿也是讨了个巧,出于这个时代信息沟通不畅,唐宁街对数万英里之遥的澳大利亚情况根本不了解,原本就是为白人设置的贵族爵位,压根儿也没想到被别人摘了桃子。
贵族仅限于称呼上的不同吗?
案是否定的。
大英帝国的贵族可是很值钱的,在本土拥有进入贵族院的资格,对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力,要不然怎么称之为上流社会呢?
而在海外殖民地,贵族因为数量少显得弥足珍贵,具有担任重要职司的优先权。
比如昆士兰州州长,若李福寿有意如此的话,年龄不是问题,资历不是问题,经验不是问题,上流社会支持也不是问题,想要得到比平常人轻松千百倍,这就是贵族的特权。
再比如,新南威尔士州针对华裔限制购买农场的政策,州议会必须要重新审核取消,维多利亚州同样如此。
这种歧视性的政策,冒犯了子爵大人的威严,完全是不可饶恕的。
李福寿若因此发动战争,维护自己的贵族尊严,想必欧洲方面也没有什么话说。
归根到底
李福寿所做的是在维护欧洲封建君权社会的秩序,贵族尊严不容挑衅,不容冒犯,不容玷污,不是随便一些平民议员出台法案就可以限制的。
19世纪的贵族权力就是这么屌,不仅仅是一个称呼的改变,而是鱼跃龙门社会地位的质变。
现在回想维多利亚州麦克白上校宁愿餐风露宿在野外半年多,紧紧尾随皮尔肯匪帮血战十多场,一路死咬着不放,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可怜麦克白上校万万没想到,平白为别人做了嫁衣裳,成了衬托李福寿赫赫功勋的背景板。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次日
布里斯班一干上层人士再三确认了战果,立刻发电向唐宁街及周边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州,西澳洲和塔斯马尼亚州正式通告,宣布这一激动人心的喜讯。
电波在空中穿梭,第一时间传遍了整个澳洲,并且越过重洋阻隔传到了北美及全世界。
《纽约时报》发表社评;
震惊澳洲大陆匪首“野狼”伏诛,首位英国华裔子爵闪亮出炉。
《澳洲纪事报》报道;
纵横澳洲匪帮终于被剿灭,受害者家属奔走相告;让上帝保佑【李】。
《泰晤士报》报道;
唐宁街悬赏花落华裔移民,这是否是一场秀?
法国《费加罗报》报道;
英国人的狂欢,一场由贵族爵位换来的可笑胜利。
德国《亚琛邮报》报道;
在澳洲激动人心的剿匪胜利背后,站立着一群德国人……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15842/396384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