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开学前几天,小学墙外都会贴一张年级报名缴费通知。我开始读书那时候,一年级学费是300多元,往上一级加50元。一直递增,六年级是600元左右。
九十年代,小孩的学费在农村家庭中算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了。何况我家还好几个娃同时一起上学,学费加起来差不多要一两千块钱。爸妈很是努力,除了供娃吃穿,还要供娃读书。学费不够的时候,就只能卖谷子来凑齐了。100斤干稻谷收购价格大概是120元左右。至少要卖几百斤粮食才够凑齐学费。
那时农村种地的农民需要交公粮,类似于农业税。按当时产量每亩400斤为基数,按15.5%征收,农民管它叫公粮,这部分公粮是无偿上交国家的。不过也有部分村民直接交钱,粮食留着自家吃。
我家交完公粮,谷子收成好的时候还能剩下一千多斤粮食。不过,因为我家有九口人,除了吃的粮食,剩余的其实也不多。当然,也会碰上雨季,粮食收成不好的时候,粮食产量直接减半。这时候往年存的余粮就能发挥重要作用了。
我那个年代还算是幸福的,还没贫困到食不果腹。爸妈和姐姐们一家人都很勤快,才有了我们越来越好的生活环境。
我读一年级的时候,四姐三年级,三姐五年级,二姐初一。三四姐和我在同一个学校念书。二姐那时候小考拿了学校第一名,刚好赶上镇上有一所新建成的私立中学在招生。那学校以三年学费全免的条件,招成绩优异的学生给学校打响名号。那时候公办初中每年至少要交七八百块学费,而现在有学校不需要你交学费就可以读书,而且还是三年学费全免,在当时这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一件事了。
思虑再三,二姐还是决定去那私立中学上学。家里有三个妹妹要读书,她免学费,还能减轻家庭负担,何乐而不为呢。好在,她的选择是正确的。私立中学的师资力量还是不错的,而且还是媒体教学,在当时还算是蛮先进的教学方式了。
那私立中学就三年的功夫,就打响了在镇上的名气。当然,主要是靠那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带动的名气。那学校有一半学生在中考时,上了镇上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在当时十分轰动。好多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能进去读书,把成绩赶上去,最后考上重点大学。
我上一年级,二姐刚好上初一,她小学用的桌椅便刚好留给了我。
家里距离小学大概几分钟路程,我一个小孩子从家里抬着桌椅到学校是有些吃力的。所以开学第一天,是三姐帮我搬的桌子,我拿着椅子跟在她身后。
那时候,桌椅是木头做的,外表就简单地涂了一层绿色喷漆。用的年份久了,外表就有些刮花了。我用的桌椅,一看就是旧的。但当时并没觉得有什么,有得读书不就好了。何况,小时候也经常穿姐姐们穿不下的旧衣服。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16438/3910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