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领军,许央需要绝对的万无一失。
许江带着二百人的小队,先行乘民船渡河。
许央在望远镜中看到许江撒开队伍的情形,接收到安全的信号后,才开始安排大部队过河。
五千大军渡河,还是雇佣民间的摆渡船,这是一件相当耗时费心的活。许央几乎是看着每一艘摆渡船,担心着任何一个意外的发生。
这时候,后世对于安全的那根弦,不自觉的在许央心中绷紧了。甚至段志玄几次让许央渡河,许央都粗暴的推辞了。
直到看到所有的将士都安全渡河,许央才放了心,乘坐那老丈的摆渡船过了河。
李世民给许央配备的辅官很是得心应手,副将是段志玄,书记官是房玄龄,这都是跟许央相熟的。
李世民也清楚先头部队的重要性。
“房玄龄与民船交涉,其他各将领,迅速扎营!”
许央渡河后,没有着急向前推进,而是在离河岸十里左右的地方安营扎寨。让将士们养精蓄锐。
此刻,他们五千将士,相当于是孤军,是深入敌后的孤军,许央必须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孤军可能遇到的意外。
斥候散出去十里,由许田率领,并且将望远镜也配给了许田,为将士们养精蓄锐提供保障。
等一切就绪,许央又一次巡营,再一次接受斥候的奏报,才安心的返回营帐。
“许央,你的治军,是房乔所见之最,从未听说有这般年轻,却严密而稳妥的领军将领。按说你也就是十六七吧,做事的老成堪比成年将领。”
“房兄可不要这样说。是现状给了我这样严苛要求的时间。若渡河即遭遇敌军,也就没时间做出这些安排。”
“每一步都严格执行行军要义,确保不因自己的疏漏而导致大军意外,是为将者的根本。”
“只有这样,让将士们形成一种惯性的行为方式,慢慢的养成时刻警戒的习惯,也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意外,甚至即便出现意外,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也不至于因为慌乱而导致溃败。”
“许央自认为,军队的根本就是秩序。服从的秩序,行军的秩序,扎营的秩序,应敌的秩序,对战的秩序,甚至撤退的秩序,甚至保养和使用武器的秩序,饲养战马的秩序等等,只要是能保证所有细节是有秩序的进行,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存在大败局。”
许央的话让房玄龄陷入了沉思。这个时代,将士勇猛还是最让人看重的军伍品质。但是,许央提出来的秩序,让房玄龄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这些话,许央也曾跟李世民交流过,这也是他在提出增加军纪时,李世民毫不犹豫接受并执行的原因。
所谓秩序,完全是可以融在军纪中,逐渐灌输给每一位将士的。
一夜无话,一直到第二日行军三十里时,许田来报:有大量分不清是那方的队伍向己方推进。
到底还是遇到意外了。这时候望远镜的优势就体现了,己方可以在对方斥候没有发现之前,先发现对方。
许央先后撤,选择了一处山谷,在两翼做了埋伏,自己亲自带着一千精骑,以一人两骑的配备继续向前推进,直到离埋伏地近二十里处,许央已经可以肉眼看到前方的大军了。
一千骑兵伫立山谷,等着那上万的大军临近。
这是一支步骑混合的队伍,步卒要占到八成,骑兵也只有两千左右。这让许央有了直面对抗的信心。
骑兵在冲锋时,或者说在骑兵的战场,步卒根本就没有掺和能力。
己方的一千骑,对上对方的两千骑,许央不觉得会败。
似乎对方也觉得两千对一千不会落败吧,居然先是那两千骑兵上来了,近万的步卒,也与许央一样,选择了一处山谷埋伏。
都是准备着落败后,引诱对方进入埋伏圈。
听到许田这样的奏报,许央也谨慎了,看来对方也是有相当军略造诣的。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22353/573466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