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星公司,池荣星已经怒不可遏了。
倒是林虎的学生薛震东有些迟疑:“老师,您说有没有可能,我们的片子就是这么好呢?”
此时此刻,他颇有点范进中举的感觉。
9.3分啊,那可是自己从未触及过的高度啊。
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如何,心里往往是没有逼数的。
所谓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排除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作者就是认为自己的作品最好,而偏偏这个群体又很难真正的一决雌雄。
又不像武者,不服?找个空地干一架,谁垃圾谁死。
看着薛震东那迟疑的样子,林虎一巴掌就呼了上去:“我都没有9分以上的作品,就凭你,还能上9分?”
池荣星皱眉道:“别吵了!现在就是要弄清楚,到底是谁干的!”
说着池荣星想到了孙逸尘。
“是不是你?是不是你的粉丝?”
孙逸尘腾的一下站起来:“没有啊!肯定不是我的粉丝!”
“查!快去查!”池荣星吼道。
然而已经晚了。
外界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网络上,很多观众在宣泄着愤怒,而大部分人在兴奋地吃瓜。
要知道,全国有30000块屏幕,首映场,基本上80%的放映厅都在放映《夏洛特烦恼》、《无伤》和《慢慢喜欢你》这三部剧。
假设每个厅50人,那也有120万人看完了。
此时此刻,这些人很愤怒。
就算是自己的审美和大众有差异,但是也不至于差异到这种程度吧!
“真是把观众当傻子?”
“首映场还没有结束,一部电影就有四万人评分,这不是在扯淡?”
这事确实扯淡,就以地球上的《夏洛特烦恼》为例,从15年至21年,单就腾讯视频的播放量就五点几亿,打个折扣就算是有三亿人看过可以吧?
上映期间十几亿票房折算下来也有四五千万人看过吧。
但是豆半评分人数才80万人不到。
平均下来基本上每450个人才会提供一个评价。
首映场算下来也就一二百万人,这还是三部电影之和。
所以哪来的每一部电影都有4万人打分?
“我特么真是服了,好好的看个电影,现在给我们整这么恶心的事情?”
很多微博大V,自媒体公众号迅速截下了豆半评分的图,然后大肆宣传。
大过年的,大家都挺闲,这时候最容易涨粉了。
大多数人在吃瓜:“好家伙,多少年没见过这阵仗了,这分到底是谁刷的啊?难道真是聚星?”
“不知道,反正目前聚星是最大的受利者,搞不好真有刷分的操作,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整出问题来了。”
“反正目前聚星的嫌疑最大。”
“有趣。”
其结果是“豆半电影评分”话题直接飙升到了热搜榜第一。
那些粉丝们慌了,但是更多的是纳闷。
吴涛等人的粉丝:“不应该啊,我们是看到有人给低分,我们顺便帮帮场子的,怎么成了刷分了?难道《夏洛特烦恼》很好看?”
孔俊贤的粉丝:“没道理啊,一开始那几个低分是我们刷的,但是后来又跟上来的那一批人是谁啊?难道他们不是真实观众?”
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事情已经闹大了。
现实中,猫眼、逃票票等电影相关的企业迅速反应过来。
“这豆半当电影评分的权威机构都当了多少年了,管他怎么回事呢,反正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一次,真是天助我也啊!”
“冲!”
猫眼公司迅速发布了微博和声明:“郑重声明,本平台的评分系统与购票数据挂钩,用户在本平台购票后方可在本平台对电影进行评价。”
“根据正月初二首映场的购票后用户的评价显示,《夏洛特烦恼》评分8.9分;《无伤》评分7.4,《慢慢喜欢你》7.8分……”
好一波背刺。
像猫眼、逃票票等平台也是有电影评分系统的,基本上是你买完票,观影结束后平台会提示你对电影进行评分。
但是这两个平台在以往,不被大家所重视。
因为就评分机制的算法而言,豆半的算法更牛逼。
会根据用户的注册年限、观影数量给予不同的权重。
然后算出来一个加权平均值。
国外的烂番茄等平台的算法是基于贝叶斯公式的变形,算出来一个平均值。
而猫眼等机构的算法好像就是简单的平均值,所以在以往,这些机构的评分参考性不强。
但是此时此刻,就算是再不强,那也比豆半给出的那离谱的评分强得多!
逃票票也发表了声明:“郑重声明,本平台的评分系统与购票数据挂钩,用户在本平台购票后方可在本平台对电影进行评价,本平台将大力维护评分系统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严厉杜绝刷分等现象的存在!”
漂亮!
这是把豆半往死里逼啊。
直接暗示豆半那些分数是刷的。
豆半的北总,其实这是个比较诚恳的人,还算是爱惜自己的羽毛。
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地维护豆半这个平台的权威性。
讲道理,在2011年的时候,豆半估值就已经到了一亿多美金。
到2015年,即使没有上市,估值也在5-7亿美金左右。
而这一切的基础,全部是来自豆半评分系统的权威性。
但是现在,豆半评分系统的权威性崩塌了。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任由这件事情发展下去,豆半的市值腰斩都有可能!
这虽不是灭顶之灾,但也是削身之祸!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娱乐圈撕逼了,这一撕有可能会撕下豆半公司20亿人民币的估值,事情已经闹大了!
当豆半的董事长北总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整个人如同五雷轰顶。
一瞬间,从头顶凉到脚心。
脸色先是变得苍白,继而涨红!
“谁!是谁能这么大费周章地针对我们!”
来汇报的助理浑身颤抖:“查不到,查不到是哪个对家,目前看上去这些刷分的人员全都是自发的!”
“组织性不强,甚至没有统一的话术,也因此骗过了公司的反刷分系统!”
说到这,来汇报的经理汗珠都下来了。
北总长长的吸了一口气,仰天看向天花板:“到底是哪里出来的这些人……”
随即他冷静下来:“先把评分页面关了!”
“紧急发公关文章。如有必要,不介意启动法律程序。”
最后,北总咬牙切齿地说道:“把这四万多名用户,一个个的给我查!给我搜!”
“动用公司技术部的人员,查!”
这一查,从写算法到计算机运行,甚至可能会产生几十万上百万的成本。
但是现在这个档口,几百万算个屁!
不到十分钟,豆半关闭了评分界面。
然后发布了紧急公关。
“经查,今日本网站在凌晨0点至2点期间,疑似存在大量用户恶意刷分的行为,目前本网站以关闭《无伤》等13部春节档的电影评分界面,进行自查。一日之内,必将给广大群众一个交代。”
“豆半电影评分网站的权威性是本公司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们一直致力要维持的东西。经查之后,如确实存在恶意刷分的现象,如有必要,本公将采用必要的法律手段!”
此时的豆半处在风口浪尖之上。
所以这条微博在发布之初就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豆半的这条微博,可以说一点都没有含糊其辞,直面自己的错误,而且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期限,这就叫理直气壮的公关。
北总心说我他妈也是受害者啊!
看到豆半的这条微博,网友们直接炸锅了。
“这不比电影好看?”
“我甚至开始期待地搓手手。”
“倒要看看,是哪一块臭肉搅了满锅的腥!”
有参与刷分的成员看到这条信息,壮着胆子评价道:“法律手段?有针对这种情况的法律吗?笑话。”
无知令人胆大。
当即就有人在下面回复他了:“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有!如果这件事情真的证明是聚星干的,那么违反的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最有用的是第八条。”
“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具体追责上来说,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实施虚假宣传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些路人和那些参与刷分的人震惊了。
还真有啊。
孔俊贤的粉丝群里。
“姐姐们,网上说的是真的吗?怎么办?”
有人自信道:“放心,这是针对经营者的,我们又不是经营者!”
“对!”
然而网络上,一个人开始普及之后,很多法律系的学生也开始普及了。
“如果是粉丝恶意给别人的作品刷低分,损害他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可参考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条纹执行,有一个案例供大家参考,在14年的时候,有一个专业刷榜的团队,给软件app的下载量刷了几十万单,12位涉案嫌疑人直接进去了。”
“阿这……”
“卧槽我兴奋起来了,查!”
看到这些信息,那些粉丝是彻底害怕了。
“这……以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啊这……”
“没事,别慌,情节严重的才这样呢,我们的情节不严重。”
不严重?
这事现在可太他妈严重了。
豆半几十个亿的市值有可能蒸发,全民参与式的讨论,这还不严重?
只不过是这些人没有意识到而已。
现在,这件事情已经严重到,整个娱乐圈都在关注。
“谁能干出来这么没脑子的事情啊。”
“不会真是聚星干的吧。”
“池荣星再傻也不至于。”
聚星,池荣星看着网上的事态变化。
“查!让他们查!”
孙逸尘补充道:“就是,身正不怕影子歪,搞不好这还是方澈那边的动作呢,这一次如果真是他,让他遗臭万年!”
登峰。
方澈看着网上的风起云涌,心说这剧情可比电影精彩啊。
“方导,现在怎么办?”沈城问道。
方澈笑得很开心:“等呗!”
“这事可真有意思了!”
林洋担忧道:“那电影票房?”
方澈摇摇头:“放心吧,没什么影响,甚至还有可能把今年春节档的总体票房往上拉一拉呢。”
确实,现在网络上有不少人反而对今年的春节档提起了兴趣。
有不少人表示,要亲自去看看才行。
“今天全员休息。”
“明天等结果。”
安排完《夏洛特烦恼》剧组的成员之后,方澈也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三更半夜的,小赵又不在家,方澈干脆在办公室对付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
光电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看到网上的情况都惊了。
“这是什么情况啊这是!”
毕竟是正月初二,这些部门又不像豆半,豆半就指望着春节档拉流量呢,所以集体上班,这些部门基本上都放假了。
结果放假第二天就出这幺蛾子?
中宣部的人也坐不住了。
工作群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自2000年以后,这还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恶性刷分事件!”
“这得是哪一家公司傻到这地步。”
这时候有人想到了春晚,方澈事件。
“春晚,方澈……”这人眼前一亮:“今年的春节档有方澈的电影上映是吧?不会是孔俊贤那些粉丝干的吧?”
“嗯?”群友表示自己也想到了什么。
“这……方澈这一次是炸出来多大的鱼啊。”
说到这有人都开始激动了:“静观其变,搞不好要加班。”
而在过去的这半夜里,豆半公司,技术部的人几乎全员无休。
干什么呢?
找数据,爬数据。
技术部的工作室里。
技术部总经理此时急得满头冒汗。
有人来汇报:“头,情况确实不对劲,除夕晚上,出现了一批新注册的用户,这些用户在过去的一天里利用给其他的电影打分的方式,在养号。而这些用户里有80%的人参与了春节档电影的评分工作。”
技术部经理一脸黑线:“废话!这点东西掉一调后台数据就知道,你们就研究这个研究了一宿?”
汇报人员定了定心神,揉了揉已经快要闭上的眼睛:“不是的,这件事情让我们确定了这一定是某一个群体在作祟!随后我们对昨晚进行评分的四万人提取了id。”
“头,你知道吧,很多人,在不同的平台习惯用一个id的。而且这批新用户注册的那么急,所以肯定有不少人用了常用的id。”
还是那句话,人走过,必留痕迹。
而且这痕迹里,往往带着很浓重的个人特色。
汇报人员继续说:“然后我们根据这四万个id,逐一在微博上进行了搜索,然后爬取了这些用户名的所有的发言,再利用这些用户动态的相似性,进行深度挖掘。”
这是个极大的工作量。
一个id在微博上有可能有成千上万个同名的账号。
这些帐号的动态内容都得爬下来(这不违法,在地球上,好像是在2017年12月份,微博才关闭了api接口的。)。
爬下来之后还得对这些id曾经发布的动态和内容进行关键词提取、照片信息提取,然后存档。
注意哦,这只是一个id的工作量。
比如说有一个人在豆半上注册了一个帐号叫张三,你按照这个名字在微博上搜索,结果出现了一万个叫张三。
那这些张三的人的所有的动态都得爬下来。
可是你怎么知道这一万个张三里面,哪一个是你想要的呢。
豆半的工作人员坚信昨晚这些人肯定是有相似性的,比如他们都是某一个人的粉丝。
那么他们的发言里一定会提到同样的东西。
这个时候就要再拿出来一个新的id,比如李四。
利用李四这个id,在微博上进行搜索,又出来一万个李四。
照例,全给爬取下来。
接下来是王五、赵六……
然后再进行横向比对,一个个的去试!
总能试出来蛛丝马迹。
这个工作量是无比巨大的,对计算机的要求也很高。
这种情况下,豆半只能增加人手,外聘公司。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22511/680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