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三月,他在文华殿中受到崇祯皇帝的召见。君臣二人密谈很久。满朝人都知道周侍郎深得圣眷,乃是补位阁臣的不二人选。
但不知道为何,周侍郎在五月份时突然又失去圣眷。直到前些时日,袁督师离京,他才重回到天子身边、权力的中心。
答案当然是皇帝换人了!
崇祯对明末的两位奸臣周延儒、温体仁还是有印象的。而他和周延儒接触之后,发现这位曾经二十岁文魁天下的文臣,智商当真是高的惊人。非常善于揣测圣意。
而他也需要这样的人!
但是,这次阁臣的空缺,崇祯直接将李邦华补位。加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机务。他对李邦华还是很看重的。
李邦华治国能力不行。但是具体到一件事上,他会非常的努力去做好,而且为人讲原则。
这次提拔其实对朝堂的变动并不大。中极殿大学士孙承宗在大明门外,原五军都督府中办公。专管军事。李邦华协助。而作为阁臣,两人都有票拟权。
由此形成仿北宋东西两府四宰相的格局。
他对周延儒的安排是,加礼部尚书,将通政司右参政管理邸报的权限移交给他。
至于周延儒心里想不想的通,崇祯是不管的。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周延儒寸功不立,不做事,就想着靠奉承天子的几句话当阁臣,这是不可能的。
其实崇祯很不理解历史上的朱由检的做法。
对于文臣而言,阁臣就是最高的顶点。这样的职位,就像是吊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是要让驴子拼命拉磨干活的,怎么能够随便的许诺给大臣呢?
十七年换了五十多个宰相!这不仅不利于政治稳定,同样极大的削弱了阁臣的政治地位和吸引力!
不值钱了嘛。
周延儒躬身道:“臣遵旨!”实话说,这次阁臣位置空缺,天子没有简拔他入阁让他着实失望。但终究是加官两级,在文华殿中能有一个座位。
他大致能体会到天子的意图:邸报办的顺天子之意,就能升阁臣。
…
…
崇祯抬手示意,再吩咐道:“初阳(孙元化),火器制造,自今日起不再归工部所有,所有工匠全部转给兵部、枢密院管理。内廷兵仗局亦如此办理。
初阳,朕任命你为兵部侍郎,先支取五万两白银,专门负责火器打造。”
孙元化时年四十九岁,当即在内库的库房里跪拜行礼,声音哽咽的道:“臣遵旨!”
在大明做官,进士是第一流的。他一个举人飘零半生,今日被天子一言简拔到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如何能不感激呢?
崇祯将孙元化扶起来,勉励他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袁元素(袁崇焕)对你制造火炮的才能可是大加赞赏。朕相信初阳你的能力!”
孙元化,天启年间举人。师从徐光启学西洋火器法。孙承宗举荐为兵部司务,在辽东筑台制炮,因功进兵部职方司主事(正六品)。和袁崇焕是旧识,一起参加了宁远大战。
崇祯初,袁崇焕起复,孙元化随即起复任宁远副使。
前不久,崇祯询问登莱巡抚的人选。孙承宗举荐许誉卿,袁崇焕举荐的就是孙元化。崇祯最终选择了许誉卿,但就势将孙元化调到京中来,任工部郎中,专门管理火器、大炮打造的事宜。
稍微熟悉明末历史的人,谁不知道孙元化是大名鼎鼎的火器专家?
奈何在原本的历史中,这又是一个被冤杀的人。
一代军工兵器专家陨落于崇祯五年。
…
崇祯又交代了王承恩把内廷里的兵器、火器制造的机构、工匠全部交给孙元化。在兵器制造上事权如一。
张彝宪脸上带着苦笑。这银子才入库,就已经支取掉了五万五千两。邸报、火器制造后面估计还要花钱呢。钱不经花啊!
崇祯将事情吩咐下去,花掉一部分银子后,带着随行的太监们回西苑。
他心里很清楚:这点银子不够的!
搞银子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两个月后的“京城大战”。所以,他搞来的第一批银子,重点是放在铸造火炮上!
要加强城防啊!不要再出现炮轰大明总兵满桂的破事。
孙元化就是火炮专家。五万两银子只是第一期的款子。
为此,连舆论宣传——邸报,他都暂时不准备大动干戈,只是把善于体会圣意的周延儒放在上面。统一货币铸造银元的事情更是往后推移。
但这还只是铸造火炮的开销,回头给将士们的奖赏呢?依旧没有着落的。
所以,还得接着干,接着搞银子啊!
这时,小太监王彰进来汇报道:“皇爷,首辅李标和次辅钱龙锡求见。”
“宣。”
…
…
十七年春,李自成陷蒲州,迫爌出见,不从。贼执其孙以胁。爌止一孙,乃出见,贼释其孙。爌归,愤郁而卒,年八十矣。
——明史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22546/569567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