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就没别的安排了。
实际上去年拍完《蓝色是一种暖色调》之后,江川也没有安排,只是随口问了一句《我是传奇》,没想到就拿到了,于是忙了一年。
李英爱的《烘炉》十一月底就开拍了,四月能完成,快的话七月就上映了。
江川新片上映新歌出炉,她都持续关注着,报告说韩国那边很受欢迎,剧组的人一起去看了《我是传奇》,慨叹韩国目前缺少江川这样既能文艺获奖,又能拍出这样商业电影的人才。
而且能歌善舞,发一张唱片竟然能卖上千万张。
江川觉得有点对不起能歌善舞的鲜族人民,不知不觉就抄了他们两首歌,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
而且无所事事之下,不禁又想起汉江之畔,搂着李英爱辅导创作《熔炉》时,曾经想过把《寄生虫》也抄了。
天下这么大,总盯着南韩猛薅羊毛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可想来想去大家地理相近、文化想通,历史上曰本只要想薅羊毛第一个就选这地方,这恐怕也是宿命。
《蓝色是一种暖色调》原作是法国片,虽然移植到了东京,最终江川还是选择了一个白人来演,有时候故事也是有基因的,改动太大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之所以只薅南韩不薅大陆和港台,还是个发展阶段性问题,二者在文化领域发展水平接近,甚至有一些互补性,而在社会结构和形态上,日韩也最为接近。
这算是命中注定,换一种说法就是活该如此。
关键是江川已经拿过柏林金熊大奖,眼中值得再薅一把的,也就是《寄生虫》了。
这部电影后来获得了戛纳金棕榈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等几个奖项,算是南韩电影的巅峰之作,中日都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取得差不多的成就。
不过这电影虽然获奖了,但是电影中的故事不太光彩,发生在任何国家都算是一种耻辱。
电影说的是韩国底层的一家人,全家平时以给披萨店折叠外卖盒为生。
大儿子被寄托了一家人的生计希望,但是他多次参加高考仍然铩羽而归。
大儿子的同学出国留学前,介绍他去接替给一个富家千金辅导英语,结果通过谎报学历成功了。
几次辅导之后,大儿子发现富家女主人善良单纯,对她的小儿子也非常溺爱,于是编造出了一个艺术辅导师的人设,将自己的妹妹介绍进来成为了艺术老师。
两兄妹装作互不熟悉,又设计让爸爸成为男主人的司机,最终一家三口陷害原来的管家,又让妈妈顶替了她的位置。
于是一家人装作陌生人,成功寄生在这个富裕家庭里,直到发生意外,爸爸杀了男主人。
发生在首尔的通俗市井故事,朴素的人物设定,猜不到的反转,精妙的节奏,讽刺的人物对立,深刻的社会关怀,完全可以整体移植到东京。
所以元旦与李英爱互道了新年快乐之后,江川一直就在犹豫,什么时候抄这部电影呢?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22699/779102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