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朝阳初升,春风温煦,绚丽温和的暖光照在巍峨壮观的祭天坛,显得很是肃穆。
祭天大典第一步迎天、奏乐;
子贡高声喊道:“迎天,《中和之曲》奏乐起!”
教坊司的艺人开始弹奏起来,
箜篌四,方响四,头管四,龙笛四,杖鼓二十四,大鼓二,笛十四,板二,箫十四,笙十四,排箫四,横笛十二,壎四,篪四,琴十,瑟四,编钟二,编磬二,应鼓二,柷一,敔一,捕拊二,戏竹二,头管十二,二十弦八,拍板八,头管十四,闉十,琵琶八,方响六,鼓五,杖鼓十二。
此时全部吹奏的都是《中和之曲》;
祭天每个步骤都有专属的乐曲,不能随意奏乐。
朱天命头戴冕冠,身穿冕服,十二章纹尽显天家气派;
手持镇国玉玺,十九彩天龙蚕丝织造的封神榜,神情肃穆;
当无数势力看见朱天命的玉玺与封神榜,不由得眼瞳一缩。
若是他们神识没有看错,玉玺是皇天后土玉添加了无数珍贵材料打造,
封神榜全部是以十九彩龙蚕丝织造,
这个朱天命哪里来的这些天材地宝,真是让人好奇。
如此底蕴,怪不得区区几年就成长至今,铁木真没在朱天命未崛起之前斩杀,算是一大败笔。
李清照亦是头戴皁罗额子及九龙九凤冠;
脸施珠翠面花,耳挂珠排环;内着黻领中单,外穿翟衣;
腰部束副带、大带、革带;前身正中系蔽膝,后身系大绶;两侧悬挂玉佩及小绶;
足穿袜、舄;手持玉谷圭,容颜倾城绝世而又气质高贵,显得不可方物!
李清照完全没有往日大大咧咧的样子,神情十分庄重。
虽然二人还未成婚,甚至才刚刚递交了三书六礼中的第二书,礼书,但是由于开国立朝皇帝与皇后有极大的加持,
也顾不得这些了,反正都是嘴边的肉,白天上午开国,下午迎亲,晚上洞房,十分完美的时间管理。
在宾客位置的子婵看着李清照与朱天命,神色复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接着再有打旗队伍一千余人,意味着迎天首礼;
龙凤大纛十四对,龙扇十四,孔雀扇十四面,玄武幢十四面,曲盖伞十四,直盖伞十四,黄麾十四行,绛麾十四行,以及各色旌旗扇伞,
中和之曲礼毕;
子贡运起修为继续高呼:“燔柴”
何谓燔柴,就是太监在僚坛烧全牛。
“奏《凝和之曲》”
“皇帝、皇后、文武百官一拜”
…
“二拜”
…
“止”
此刻祭天大典已经完成三步,迎天、燔柴、二拜。
其中燔柴、二拜都用《凝和之曲》。
…
子贡看众人拜礼完毕,开始第四步,
“奠玉帛”,
“奏《肃和之曲》”,
朱天命洗手登坛,在乐曲声中,跪拜,上香,奠玉帛;
一系列流程以后,开始第五步,
“进俎”
“奏《雍和之曲》”
这一步是朱天命亲自摆好祭天盘,此乃第六步。
“初献”
“奏《寿和之曲》,起舞《武功之舞》”
武舞士六十四人,全是金丹巅峰修为,
左干右戚,八行,行八人,舞作发扬蹈厉坐作击刺之状,舞师二人执旌以引之;
就在这时,整个祭天坛,仿佛风云变幻,无尽的杀伐之气肃然而起,声势浩大,直冲云霄。
让人好像置身沙场,体验到那金戈铁马、马革裹尸的生涯。
此乃大衍武道昌隆,未来帅才、将星倍出。
“亚献,奏《豫和之曲》,”
“终献,奏《熙和之曲》,起舞《文德之舞》”,
文舞士六十四人,修为也是金丹期巅峰;
左籥右翟,八行,行八人,舞作进退舒徐揖让升降之状,舞师二人执翿以引之;
就在众人观看之际,道儒两家经文来回不停轮转。
“道可道,非常道…”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经文好像通天之光,散发着无尽的紫气与浩然正气,磅礴浩大,让人备受洗礼。
李清照为道门接班人,有此不足为奇,没想到儒门也在大衍受到重用。
众人想到主持人是子贡,也就释然了。
此乃大衍文运昌盛,未来谋士如云,贤才如雨!
其中初献、亚献、终献三合一为祭天流程中的第六步,这一步朱天命再次洗手洗酒爵,上香,祭酒。
与之同时,祝官捧出祭祝文跪拜颂读!
此刻迎来祭天第七步,这一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乐停”
“一拜天”
听到子贡的话,朱天命御空而起,
朱天命对天朝拜;
镇国玉玺赫然而出;
“一拜”
“二拜”
“三拜”
…
“二拜地”
朱天命对地朝拜;
封神榜出;
“一拜”
“二拜”
“三拜”
“三拜大衍社稷”
“一拜”
“二拜”
“三拜”
“拜礼,止!”
朱天命九拜;
此刻狂风骤起,龙凤起舞,霞光四射,龙与凤这种传说中的神兽全部出现,产生龙吟凤鸣!
无数紫金色气运灌注天子玉玺以及封神榜,
朱天命全力运转《大衍帝经》,沉声喝道:
“大衍王朝一朝立,业位加身气运凝。”
“气运金龙~~~~显~~~~~~”
此刻千丈长的气运金龙显化在祭天坛上方,三千多米多长,无数人肉眼可见,直击人心!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一个“衍”字在封神榜上出现,天子玉玺猛然往下与封神榜结合;在分离;
与之同时一声滔天龙吟之声,冲天而上,贯穿天地,穿云破雾,响彻整个衍京传至整个大衍。
“昂~~~~~~~~~~~~~~~~~~~~~~~~~~~~~~~~~”
龙吟,大衍无数百姓全部听见!
朱天命喝道:
“大衍王朝,”
“立!”
...
PS:明早6点或者今晚十二点做防盗章节,请不要自动订阅,更新之后延迟半个小时在看,请大家理解。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23694/722763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