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当天的下午,那罗伟斌从省城的大学请假回来了,那罗伟芳也从象山中学请假回来了,其兄妹两人便拜见了罗家禄和罗家寿等人,那家里便又是热闹了一番。
罗伟斌和罗伟芳便向两位叔公讲述了各自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
当罗家禄了解到罗伟芳参加过两次高考、两次都是以数分之差而落榜、特别是两次高考都是亏在英语科目上后,他的脑中则有了想法了。
其实,在当年的当地的山区学校,英语老师数量奇缺、水平也有限,与其他地方的学生相比,当地学生的竞争力往往就是亏在英语的科目上,比如学文科的罗伟芳,她的两次高考,那英语都只是考了40几分。
罗家禄在了解了罗伟芳的情况后,他便笑着说道:“侄孙女、阿芳啊,二叔公介绍个在英国留学的小华侨给你认识,让他来辅导你一下,好么?”
“哦?那当然好啦,二叔公啊,求之不得呀,我的英语如果能提高个十几分,那我最差都能考上中专啦。”罗伟芳看着罗家禄,她在高兴而爽快的应道。
“二弟啊,这还用讲吗,咱的孙辈、阿芳啊,这几年读书高考,可苦啊,若有门路,那你就帮她一下吧。”李雪梅说道。
“二叔啊,那就介绍给阿芳吧,机会难得呀。”罗海龙和曾淑萍也投来了殷切期盼的目光了。
罗家禄望着大家便笑道:“好,这个小华侨呀叫唐德贵,就是那天跟我们一起回来走在后面的那个年轻人,斯斯文文的一个留英学生,他是唐湖村的、是跟我一起在泰国的小华侨……”
这时,罗家禄便介绍起了唐德贵的一些情况来。
原来,罗家禄所说的唐德贵正是当年给林木兰治病的唐湖村的郎中唐景升的孙子,也是河东小学的唐宏亮老师的侄子,唐景升育有唐宏亮和唐宏明两个儿子。当年唐德贵的父亲唐宏明与罗家禄等人同批下了南洋,并且都是留在了泰国,这唐德贵是在泰国出生,是唐宏明的小儿子,才22岁,他聪明过人,现正在英国的剑桥大学留学,他也是令在泰国的这批华侨为之骄傲的侨后代呢……
在这一次的归国华侨中,唐宏明和儿子唐德贵也在其中,在刚回来的那天路上,他父子俩与唐宏亮老师是走在众人之后,此时经罗家禄一提点,大家便还有印象。
屋里的众人、特别是罗伟芳在听了罗家禄的介绍后,便都希望能请唐德贵来辅导一下罗伟芳。
因此,事不宜迟,那罗家禄便在罗海龙的带领下,两人当即便带着礼物去唐湖村拜见了唐德贵、唐宏明及其亲人唐宏亮。
凭借着罗家禄的面子,又由于那唐德贵与罗念祖及罗念国都熟络,所以,那唐德贵在了解了缘由后非但应承,而且随即便跟随罗家禄和罗海龙来到了家里了。
那长相英俊、谈吐文雅、彬彬有礼、斯斯文文的唐德贵在与众人一番客气的寒暄和认识后,他便与罗伟芳走进了房间里去谈学习了。
这两位年纪相差五、六岁的年轻人,在见面后便有了一见如故的感觉了,那一表人才、谈吐不俗、性格随和、身着新潮的唐德贵让罗伟芳感到了羡慕和崇拜,并且又感到了亲切,而那正值17岁的罗伟芳,她完全遗传了曾淑萍及罗海龙的优良基因,虽穿着朴素,但却掩藏不住那美丽的身材和靓丽的青春气息,白皙的肤色配上嘴角的两个小酒窝,看着她那盈盈的笑容,听着她那委婉的声音,便觉得她是一个温柔、娴静、善良的女孩,这也不禁让唐德贵觉得了倾慕和喜爱了。
但此时,那唐德贵更是像在照顾、辅导亲妹妹一样在辅导罗伟芳。
当晚,那唐德贵便在罗家就餐,他直至很晚后才回唐湖村,此后,那唐德贵则常来罗家辅导罗伟芳了。
第二天,正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罗家人全家团聚了,全家人便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赏月过节,这便不在话下了。
至农历八月十六日一早,那罗家禄、罗念祖及罗念国便跟随罗家寿和罗月娥去汕头了,以与在汕头的罗海俊等亲人会面和认识,在途径榕城时,他们五人又去拜见了还健在的表兄弟,其在榕城和汕头的恳亲、观光和旅游,此处就不必赘述了。
也是在这一天,那罗伟斌也返回广州的大学去了。
而罗伟芳则觉得唐德贵的辅导让她受益匪浅,于是,她则在上午回了学校,然后向自己的班主任潘志光老师说明了缘由,之后,她便向潘志光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来让唐德贵辅导。都是为了学习,那罗伟芳所在的又是补习复读班,再加上那潘志光与罗海龙和曾淑萍是什么关系呀?所以,那潘志光便欣然同意。因此,那罗伟芳便在当天下午就又回家来了。
此后的一个星期,那唐德贵几乎天天都来罗家辅导罗伟芳,他便把自己在国外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窍门一一的教给了罗伟芳,这使罗伟芳对英语这门功课的学习那是茅塞顿开,从而也使唐德贵与罗家人混得了滚瓜烂熟……
需要预先在这里交代的是:在不久后的离开故乡时,那唐德贵留了通信地址给罗伟芳,此后两人则不断的在鸿雁传书,在互通学习情况和互相鼓励。在次年,那罗伟芳第三次参加高考就恰因英语提高了20多分,便让她考上了位于潮州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的中文专业。三年后,罗伟芳师范专科毕业,她被分配回了故乡成了一位语文老师。至那时的数年来,唐德贵与罗伟芳每月都在鸿雁传书,后来则演变成了鸿雁传情,期间,那唐德贵又回乡两次,之后,在罗伟芳22岁那年,那唐德贵在英国完成了学业并回到了泰国,之后,有情人便终成了眷属,那罗伟芳便与唐德贵结婚,她也跟随唐德贵去了泰国,成为了当地商会举办的华人学校的一名华文老师。
罗伟芳也因此生活在了二叔公罗家禄的身边,家人及罗家禄等人都无比欢喜。当然,此是后话。
再说此时的罗家禄、罗念祖和罗念国随罗家寿和罗月娥在到了汕头三、四天后,他们三人便返回罗家寨来了。
此后,罗家禄、罗伟杰及罗炳文或在罗海龙、或在过家猫、或在阔嘴牯的引领下,他便带着曾永兴转来的资料逐一的到各村去串联和拜访华侨们,他是在为筹建潘罗大桥的事情在奔波的。
又过了十多天后,按预定计划的当地领导与华侨和侨属的座谈会则又一次在龙头中学举行了。
在座谈会上,各回乡华侨都抒发了各自所见所闻的振奋和赞许,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赞叹和感慨。
而罗家禄的发言则开门见山的谈了想捐建潘罗大桥的心愿。他款款而谈、娓娓道来,既讲述了潘罗渡口的历史及其给两岸人民通行带来的不便,也讲述了两岸人民以及两岸回乡华侨想建设潘罗大桥的心愿,其讲话殷切中又带些煽情,期间竟数次被掌声所打断。
接着,被曾永兴请来参会的县交通局彭局长也趁机在会上发了言,他讲述了建设潘罗大桥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能发挥的社会效益,他说建设潘罗大桥不但能改善两岸人民的交通出行,在拓宽向东南方向的现有的乡间村道的情况下,则潘罗大桥的头尾还可与龙城公路相连,便可使十数公里的乡间村道变成县道而连入路网,则能改善两个公社的三个大队上万人的交通状况,这可是造福当地的极大好事啊……
与彭局长同来的县交通局的李工程师也在会上发了言,他着重讲了在当地建桥的一些技术方案和实例,他说,按照本地都是花岗岩地质及盛产花岗岩石材的特点,参照此前附近的建桥工程实例,那潘罗大桥也必定是石拱桥,而且同类大桥的造价就在35万元左右……
在座的华侨和家属们都在静静地倾听着,他们不时地在点头、不时地在议论,又不时地鼓掌。
这样,在罗家禄的鼓动和领导及专家们的介绍下,在座的人对建设潘罗大桥便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了。
自古以来,在当地就有捐资修桥铺路的习俗和习惯。一方面,人们认为自己捐资修的桥或路被千人行万人踏,这便可以使自己转运,特别是可以让自己的衰运被人踏在脚下而得到解除,有去衰运旺好运之说;另一方面,捐资修桥铺路那也是行善积德之举,可以为子孙后代积德,以让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是一种朴素和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你说它迷信也好,你说它热心公益也罢。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25803/1087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