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半仙似乎也是看出了潘耀辉的疑惑不解、甚至是怀疑的神情了,但他却是在不慌不忙的把眼珠转动了起来,不用讲,黄半仙一定是自有他的一套成竹在胸的理论的。
黄半仙把语调一提:“欸!水火难容、水火不相容呀那是凡人的看法,而在我看来呀,这绝对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这要因人、也要看个人的八字和命格而论,令公子和你儿媳妇的八字命格呀就比较特殊,这……真的是不得不让人惊叹啊!他们两人的八盘九宫就能恰到好处的归位兼容、就能相佐相成的呀。嗯,打个比喻吧,他俩呀……就好像你我面前的这个炉子里的炭火、水壶和水一样,你看,各在其位、相佐相成,火旺水开,这不就能泡出如此芳香扑鼻、甘甜润喉的香茶吗?”
潘耀辉说道:“哦,也有道理,被你这么一说呀,我似乎也就能理解了。”
黄半仙说道:“这就是命呀,他们这两个人呀简直就是绝配啊,女的遇水而兴,突显了火的功用,男的遇火而旺,更借火升华了水的功效,哎呀,简直就是绝配啊!真是难得、难得的一对天成的佳偶呀!至于这未来的子嗣呢?这更是相宜益彰呀,我刚才说女的有四子一女,哎呀,不止呀,如果此两人结合以后啊,将来呀,至少应该有五子一女的啊……”
潘耀辉闻言后便又两眼发亮了,只见他在瞪眼问道:“这真如仙叔所言?”
黄半仙说道:“他们两人的命格是如此,他们两人的命格确实是如此啊!嗯……敢问令公子的大名?他早应该有大名了吧?”
潘耀辉说道:“哦,都三岁多了,早已取名了,叫潘志鸿。”
黄半仙听后便更在叹道:“哎呀!怎么会那么巧合呀!不得了、不得了!这真的是真真正正的绝配呀。你看啊,尊姓潘,已经带水,鸿字也是带水,而志鸿,乃鸿鹄之志也,有高远之志向,若其两人配合,就必将远走高飞,就必将是洪福齐天啊,就必将有不尽的富贵呀!在将来呀,他俩定能光宗耀祖、让你门庭生辉呀!”
潘耀辉听后,他的心里便是无比的高兴了,潘耀辉便在笑盈盈地问道:“真如此?真的?”
黄半仙说道:“真如此,肯定、肯定。当然啦,古语有云,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就算这命中虽有啊,但也得要修桥铺路、行善积德,更得要努力争取、艰苦奋斗,正所谓这先天是因,后天奋斗才是果,必需要内外兼修齐备,这样,才能实现,是不是?这就要看你的啦。”
潘耀辉说道:“对对对,你说得对、说得对。谢仙叔的指点迷津。另外,我的这个童养媳儿媳妇呀还未取名,也恳请仙叔指点指点,能否赐个一字半词,那耀辉我则更加的感激不尽呀。”
黄半仙说道:“嗯,至于取名嘛,刚才我说过了,她命中缺水,要遇水才兴,名字嘛就取个带水边的字吧,名字有水,则可以加以辅佐,另外,再配上令公子的带水名字,那就更是相得益彰、更成绝配了。而至于让我赐字嘛,不敢、不敢,我看你也是个有文才之人,另据我所知,在贵村之中也有不少的秀才和贤达贵人,所以嘛,你……你还是自己或者去请宗亲长老取吧。”
潘耀辉听后便说道:“仙叔谦让了,仙叔谦虚了。那就感谢、感谢,耀辉对你真是感激不尽啊。”
至此,那黄半仙为猪妹和潘志鸿排八字、算命理的事便算是完成了。
随后,潘耀辉又在喝了黄半仙的两杯茶,并又在说尽了一堆的感激之辞后便离开了黄半仙了。
就这样,潘耀辉在花了3块大洋后便换来了自己的心安理得和满心的欢喜。
在回到家后,潘耀辉便喜滋滋的详细地把黄半仙的话向自己的老婆何小红转述了,那何小红听后便也是惊喜万分,此时,夫妻俩那都是喜笑颜开、无比的心满意足。
何小红随即便在对潘耀辉说道:“嗯,都说打铁要趁热,那你晚上就去请六叔公帮忙取个名字吧?”
潘耀辉应道:“嗯,好的,我晚上就去。”
这潘家村呀也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村庄了,全村共有200多号人,自祖宗来此开基建村至今,已过了好几百年了,村里的族谱也续编过好几次了,其辈序也已排到了第30几代了。当地的客家人重耕读传家,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望子成龙、光耀门庭几乎是每一族每一户人的愿望。因此,村里设有私塾,小孩从小便可在村里接受启蒙教育,什么《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四书五经说文解字诗词韵律等等,早早地就被用来启蒙孩子了,也因此,离村远走的商贾官绅文人,几乎是代代均人才辈出,就算是还留守在村里的男人,那也几乎是个个肚藏八斗文水,人人都会说四句文章,潘家村人那也真是非同一般。
潘耀辉和何小红口中的六叔公名叫潘广荣,他岁数并不老,仅仅是50多岁而已,他之所以被人叫做叔公,那是因为他在村中的辈分大的原因。
六叔公潘广荣是村里的私塾先生,说直白了,他也就是在自己的村里做了一个幼儿老师。
六叔公潘广荣写得了一手漂亮雄浑苍劲的毛笔字、又熟读了四书五经解文说字,他的为人又是热情大方、有求必应,因此,村里的逢年过节、有红白喜事呀什么的,大家便都是请他来写对联、写请柬、来指导礼仪等等,还有为小孩取名、占卦解签之类的,也是来请他,更有甚者,村里集体的议事、办事和邻里之间的化解矛盾、调解公道也是由他来主持,潘广荣算是潘家村的宗亲长老了,他颇得了村民们的敬重和拥护。
六叔公潘广荣是潘耀辉的疏堂叔辈,所以,潘耀辉是叫他六叔,而何小红呢因为是他的疏堂侄媳妇,按当地的习俗,女人必须要降一辈跟着儿女称呼长辈,因而,那何小红便叫潘广荣为六叔公。
其实,因潘广荣的辈分大、又是在做私塾先生和做村中的长老,村中的孩子们几乎都要叫他为叔公,因而,那村中的女人们便也几乎都要叫他为叔公,这样,就习惯成自然了,以致那村中的男女老少便不分辈分,则都在叫他为六叔公了。
这便是潘家村和六叔公的大致的情况。
至晚上,那潘耀辉在晚饭后便来到了六叔公潘广荣的家里了。
在进门一番的家常寒暄后,潘耀辉便在对着潘广荣说道:“六叔呀,老侄今天过来呀是来请你为侄孙的童养媳取名字的,具体的情况是这样……”
那潘耀辉便把抱养猪妹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当然,他也把黄半仙的话讲了一通。
潘广荣听后便甚为欢喜,因为潘耀辉毕竟也是潘氏家族的一个分支,是同宗同源同亲,作为长老的潘广荣也热切的在关心着每一个分支族人的兴旺和繁衍,所以,那潘耀辉的事,也就是潘氏家族的事,潘广荣也就在为潘耀辉而高兴。
所谓三分亲便是自己人,而更为特别的是,当地的客家人则更加是讲究血缘亲缘的、是更加的注重维护家族同亲的共同兴旺的。
于是乎,那潘广荣便义不容辞的就承担起了为猪妹取名的重任了,此时,只见他拿来了笔墨和一张大红纸,然后,他把大红纸摊在了桌面上。
这样,在煤油灯下,潘广荣和潘耀辉叔侄俩的一场斟酌推敲为猪妹取名的故事便就此展开了。
潘广荣问道:“曾家寮是姓曾的,猪妹的生父就是姓曾的,没错吧?”
潘耀辉应道:“嗯,没错,是姓曾,她的生父叫曾招宝。”
于是乎,潘广荣便在大红纸的左边写了一个大大的“曾”字。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25803/608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