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很顺利,在村长的主持下,签好了分家文书,作为见证的老族长、族老以及童生夫子都在文书上按下了手印。可喜的是可能爷爷也觉得过意不去,又多给了二两银钱给二三房用于补贴购买厨具以及农具等。另外分家文书上也注明二三房不需要给二老养老钱。虽然如此,不过这个时代的皇帝以孝治天下,作为分家的儿子,逢年过节还是多少要孝敬一些给父母的。也能给自己增些好名声。
另外关于分家文书还有一点波折。这个时代的分家文书有两种,一种是不用去官府备案,只是内部分家,在官府档案里还是算一户人家;另一种就是拿着签好的分家文书,去官府备案,换成红契的文书,那就意味着正式分户。这两种分家文书涉及到杂役兵丁的问题,马虎不得。
在是否换成红契的文书上,李大山和李林友父子明显偏向于只是家族内部分家,不换红契。
李大山考虑的是大孙子要是考上秀才以后,另外两个儿子也能在服役兵丁上沾光。而老大李林友考虑的是,不换红契,在自家儿子有秀才功名前要是有杂役兵丁这些还可以让老二老三家出人去。只是李林胜在和杨书兰商量了一下后还是决定换成红契,这样分干净了也好。
夫妻两个没想过要去占大房侄子的便宜,也是心里为分家不公平有些赌气的成分在里面。他们现在没想到的是自己一时的赌气换成红契为日后李俊杰省去了不少麻烦。老三李林和一直和李林胜亲近,所以看自己二哥要换成红契,自己也跟着换了红契。看两个儿子都坚决要换成红契,李大山心理不是滋味,至于李林友心理则暗搓搓的想着以后儿子有功名了,老二老三这么不识抬举那也别想占自家儿子的便宜了。
请帮忙分家的村长以及族长们吃完一顿丰盛的分家饭后,各房都忙落开来。李林胜和李林友两兄弟最终商量了还是将新房建在一起,这样两房人能相互照顾。这也正合了李俊杰娘以及三婶的意,一个想着以后方便让女儿们去跟三婶学绣花,一个想着自家娘说过要自己多亲近二嫂。
最终,两兄弟选在村尾,一来离贯穿村里的那条小溪河近,方便用水;二来地方够大,以后要是还要扩建方便多了。李林胜想着自己孩子多,所以买了大一点的宅地,前后圈起来有一亩多地。李俊杰为此感叹,还是人口少的古代地广物博啊。这么一大块地才2两左右,而且地是终身所有,一代传一代的。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这是乡下所以地便宜。
李俊杰三叔的宅地就在李俊杰家旁边,李林和想着万一以后孩子多现在地大点以后够用,所以也跟他二哥一样圈了大概一亩的地。
宅地买完了,兄弟两个想着趁现在田里的活不多,玉麦还没好收,水稻也才出苗,村里好多劳力歇在家里,正好人多盖房快。
建房这段时间,无论是李俊杰爹娘还是李俊杰大哥以及大姐都忙的不可开交。李俊杰人小腿短实在帮不上忙。每天他跟二姐李梅花打过招呼后就去村口学堂窗户外的树林里偷听。
这个学堂是村里唯一的童生李夫子开的,李夫子多次院试无望后,迫于家里生计的压力,就在村里开了这个学堂给幼童启蒙,学生都是附近几个村的幼童。李俊杰已经在这里偷听了小半年。
也不知道是不是多了几十年记忆的原因,李俊杰发现这世的自己记忆力比后世要好很多。这小半年,李俊杰已经能完整背下偷听到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幼学琼林》。背是背掉了,但是有些文字的意思李俊杰实在没法明白。
《三字经》、《百家姓》这些简单的还好,毕竟经过后世十多年的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古文言文基础,一些固定的古文字是什么意思还是知道的。但是《千字文》以及《幼学琼林》里很多难的词句实在晦涩难懂。另外没有书,李俊杰也没有办法学习这个时代的字。现在每天只能偷偷反复默背这四本书以便加深记忆。
田里的玉麦已经开始灌浆,稻苗也已长出两三寸。李俊杰家的新家从打地基到上梁差不多花了二十来天。新家房屋结构跟老宅的很像,就李俊杰一家六口住的话还是很宽敞的,李俊杰也能有自己的房间。
等新家完全干透后,李林胜找人算了个宜搬家的日子全家搬进了新家。杨书兰再三跟儿子确认不害怕一个人睡觉后,李俊杰成功的争取到了一个单独房间。李俊杰迈着小短腿把自己的新家看了个遍。
李林胜夫妻睡在主屋东间,李俊杰大哥睡在主屋西间。而李俊杰的房间在东侧靠主屋的那一间。东侧隔壁的两个房间正好归李俊杰两个姐姐,一人一间。西侧的三间,一间做厨房,一间是饭堂,一间放杂物。后面竹篱笆圈成了很大一个后院。后院里勤劳的杨书兰已经开垦出了好几块地,种上了好几种乡下常见的蔬菜。
后院一个离主屋较远的角落,挖了茅坑,上面盖了个茅屋,非常原始的人类积累肥力的地方。对这种原始茅坑,李俊杰并不陌生,毕竟他后世出生在八零年初的农村,那个时候的乡下家家户户也是这种茅坑一般连在猪圈后面方便积肥。没什么好嫌弃的,人类的发展是需要时间,一步一步来的,后面抽水马桶这些的普及也只是人类正好发展到了那一步而已。
后院后面就是连绵的山脉,平时村里人会在外围捡些柴火,找点蘑菇野菜之类的。深山就只有村里的猎户进去。听说深山里有老虎、狼之类的猛兽,前几年还有猎户进山被咬死的,所以一般人都不敢进深山.不过倒是没听说有猛兽下山祸害人群的。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28657/662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