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跟随唐太宗东征高句丽,在战斗中被唐太宗发现并提拔,从那时开始为大唐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脍炙人口的典故,在后世被众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但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薛仁贵也不例外。】
【薛仁贵一生征战无数,少有败绩,如果将其视为初唐第一勇将,都一点不为过。】
【但是,在唐高宗李治时,以他为主帅西征吐蕃,却打了一场败仗,也因这场战役差点丢掉了性命。】
【此战争,最为著名的就是大非川战役。】
【吐蕃在西方崛起,不断扩张着地盘,并逐渐控制了西域,西域一直以来都是在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被吐蕃占领,自然不愿意。】
【公元六百五十年,年仅三十四岁的松赞干布离开了人世,由于儿子英年早逝,王位的继承人便落在了他的孙子芒松芒赞的肩上。】
【但是,由于他的孙子此时尚且年幼,由当时吐蕃的大相东赞论东赞辅佐。】
【那时的吐蕃,大相其实就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但在吐蕃语中被称之为“论”。】
【所谓“主少国疑”,当然也是大权旁落了,当时的情况芒松赞其实也就是个傀儡。】
【论东赞堪称吐蕃当世的“奸雄”,他上台之后,连年对外发动战争,没有用多长时间就基本统一了高原,还不时率兵南下侵扰印国及周边小国。】
【公元九五九年,论东赞由于前期的顺风顺水,变得不老实了,他将手伸向了大唐的小弟吐谷浑。】
【但是这一次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也该论东赞命背,碰上了苏定方。】
【苏定方在大唐初年也是名将,是个相当不好惹的主,当时苏定方奉命西征西突厥,听说论东赞不请自来之后,他大破吐蕃军,还顺便把吐蕃的副宰相给杀了。】
【此后,苏定方奉命坐镇西北,论东赞就再也没有了机会,而且只要出兵总是吃尽苦头。】
【后来论东赞去世,唐朝本来想趁此良机进攻吐蕃,但是同年苏定方也去世了。】
【论东赞死后,他的儿子论钦陵继任宰相,他的野心和才干一点也不比他老子差,他将目标锁定在了大唐。】
【六百七十年初,论钦陵亲率四十多万大军,对大唐直接发动了进攻,很快就攻占了安西四镇。】
【唐高宗李治闻讯大怒,当即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大总管,率领五万精锐讨伐吐蕃。】
【论钦陵闻讯立即撤回到乌海,薛仁贵率领唐军步步紧逼,当年就顺利抵达距离乌海仅有三百多里的大非川。】
【薛仁贵想从大非川到达乌海,就必须翻越汉哭山,而翻山越岭就不能带太多辎重。】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战争从来都是打的钱粮,事实上,在青藏高原打仗,粮草转动是相当困难的,那么,薛仁贵会怎么打这仗呢?】
【薛仁贵要组织这场战役,实际上面临两大困难,一是粮草转动及行军问题;二是当时的兵力与吐蕃相比,严重不足。】
【当然优势也是有的,也就是唐军的战斗力还是远胜于吐蕃军队。】
【在考虑了各种情况之后,薛仁贵在大非川设置两个营寨,留下两万士兵看守辎重,自己先率领精锐,轻装急速行军三百多里,挺进乌海杀吐蕃一个措手不及。】
【另命郭待封率领一部分军队,紧随他的步伐。】
【要说薛仁贵的这个战术安排还是比较合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堪称完美。】
【他是想自己率轻兵精锐来个长途奔袭,如果顺利待后续部队到来之后再扩大战果,彻底击垮吐蕃军队。】
【如果不顺利,还有后援接应,也不至于全军溃败,至少可以顺利撤回大非川。】
【计划很完美,但现实也很骨感,前期如其所愿,非常顺利,但在后期计划的实施上,郭待封却出了问题。】
【郭待封是唐初名将、功臣郭孝恪的儿子,而且在薛仁贵出道后,郭待封已经走得很远了,薛仁贵有几次都是在做他的部下、副手。】
【所以他对这次高宗的安排很有意见,一路上总是和薛仁贵闹别扭,违抗命令,可谓情绪满满。】
【薛仁贵也是粗心大意,明明知道郭待封这副德行,竟然还是把辅攻以及看守大本营的任务交到了他的手中,而没有交给另外的人。】
【也许在薛仁贵看来,郭待封会以大局为重,暂时搁置矛盾一致对外。】
【薛仁贵率领前军出发之后,一路上所向披靡,在河口大胜吐蕃军,俘虏牛羊一万多头,并顺利攻占了乌海城,只要郭待封能够及时赶到,唐军就可以乘胜追击,取得更大的胜利。】
【但是,后援却左等右等就是不到,殊不知,郭待封带着情绪,带领后援及辎重还在数百里外慢悠悠地晃荡呢。】
【战机稍纵即逝,此时的论钦陵也没有闲着,他也没有认输,调集了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向了乌海。】
【而郭待封呢?看到大军杀到,马上就扔下了所有军粮和全部辎重只身逃跑,主帅一逃跑,唐军干脆是溃不成军,他所带领的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薛仁贵听说之后,一声长叹,只好率军冲破了敌军的重重阻挠撤回了大非川。】
【但是,论钦陵并没有停止进攻,而是得理不饶人,调集大军直扑大非川,双方数量差距如此之大,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29194/711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