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的老先生夸语有欣赏也含有几分惋惜。
好好的人儿,成了今天这幅模样,当年入学礼,老先生可是打过封小顺手心的人,如今却是自己最欣慰的学生之一。
因为腿的原因,能走的地方不远,拄着拐杖不方便,更多的是安静的读书写字,这几年来,落个读书人的头衔也不错,有时大宗里议事,都会或多或少的咨询封小顺,若是封小顺是十五岁,话语权更强,这个社会还是尊重文人,就像祠堂的老先生,他父亲就是清朝秀才,是书香门第,村子里的人都要敬他三分。
当然,村子的红白两事,还有大祭祀小祭祀用到的文墨,持笔挥毫的便是老先生。
从去年开始,小祭祀和红喜事书写已经由封小顺代笔了,按老先生说的,封小顺已经得了他八成的功力,还有两成是封小顺的字还不够老练,这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短期内是无法弥补,时间沉淀是很重要的,更重要是有坚持不懈的心,才能写好字,做好人,世人都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能体现出他的为人和处事,这就是老一辈人看字如看人的心思。
封小顺的心思的是活的,将来得走出大山。
鸡鸣村位居一隅,见识难免狭隘,走出大山,或者才能追求自己想要的,但每次看着自己的腿,封小顺的心思便会一点点的消沉。
封小顺不是没想过通过高考来走出大山。
如今已经恢复高考几年了,相对麻烦的是如今多添了一门外语这门课。
村里人,别说是外语了,外人都没见过几个。
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硬伤。
封小顺有咨询过祠堂老先生,能不能搭线白城镇那边,参与今年高考。
老先生一辈子在山村读书授学,这些人际关系,却是平平无奇。
深前思后,还是觉得能去镇子里实实在在报个高中就读,现在的学制度不像今天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这时还保留着旧制,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
封小顺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自小就跟着祠堂老先生读四书五经,练字习画。
不幸的是,高考不考四书五经,目前的高考分文理科。
高中九门,文理各占六科。
也就是说,封小顺就算顺利报考高考,也不一定考得上,原因你学的跟人家学的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封小顺有这个想法也是憋了许久才跟自己的爷爷封东远说起,毕竟爷爷才是一家之主,至于父亲封永长还没有做主的资格,跟他说就算了吧。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1535/712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