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之黄巾崛起 > 第九十三章 平原水患 为民救灾

第九十三章 平原水患 为民救灾

讨论完了长城的事情,接下来是平原水患的事。结束没多久,黄河中下游大雨连连,整整半个月都是倾盆大雨,平原郡的黄河河段决堤,水淹了河南几百里的地方。

如果这是在之前的话,那里还属于青州地界,现在青州属于坤国,就变成了坤国事务了。

“孔爱卿,你说说黄河水灾的事吧!”张宁问向孔牧。

“黄河水灾,延绵百里,平原太守昨日急报,已经发现黄河多处决口,正在疏散百姓。预计需要转移的人数多达二十余万,如今灾民开始举家搬迁。漯阴,高唐均已开仓放粮,我已着冀州各地调拨粮草,估计十天之后可以运达河岸。不过现在正在涨水,估计送粮过河有些难度......”孔牧身为户部尚书,救灾的事情他最清楚。

“马上让青州也调拨粮草过来支援,如果不够就到兖州去买粮!”张淳安排道。

“青州的粮草本来就不多,调不了多少,兖州东郡也有水患,他们有几十万的灾民要救,估计是买不到粮的。”彭济一下说出了难处。

“你们只管把粮食运到高唐渡口,我会让平原和济南的部队把粮食运过河去,哪怕是用小船一两袋一两袋的运,也不能让老百姓饿肚子!”张淳决定动用军队救灾。

“王爷,平原和济南的驻军可是作战部队,轻易使用怕是不妥吧!”张郃是济南守军的司令员,他首先提出了顾虑。

“不怕,汉室如今自顾不暇,肯定不会现在偷袭我们,而且趁人之危的事情,他们也不敢做!我们黄巾军本来就是人民的军队,现在百姓有难,自然要支援!命令平原和济南的部队,各抽出一万五千人,不带兵甲,迅速驰援灾区,帮助百姓抢救财产,及时转移!”张淳命令道。

“是!”张郃得令,马上就转身出了大殿,救灾如救火,自然一刻都不耽搁。

“若是有军队将士协助,那对救灾的确有很大助益!不过这水灾的难处不在当下,而是在灾后。河南几百里的农田被淹,秋收是肯定无望了。不但要准备更多的粮食,还要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我们还要准备足够的药草,应对灾后的瘟疫。”彭济不愧是老道的人,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

“干脆我们成立一个赈灾小组吧,专门负责协调各部应对这次水灾,直到完全把救灾的事情做完,把百姓安置好了以后再解散这个小组。”张淳提议道。

“那好吧!你就做组长,还需要谁你直接点名要就好了!”张宁马上就把张淳任命为了组长。

这......谁出的主意就由谁负责到底吗?

张淳倒是也不推辞,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命,他选了程昱,陈宫和张郃作为成员。第一件事就是亲赴灾区调查灾情!

没几天,张淳一行来到黄河岸边。河水涨平,站在岸边望去,一片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决堤的地方都是黄河南岸,大水淹没了农田村庄,只有一些高地还露在水面上。

随河而上几十里,直到高唐对岸,才没了泛滥的地方。

高唐渡口目前是河北粮食往南运的唯一通道,船只不少,但是因为水流太急,两岸需要的人力都很多。张淳在黄河两岸分别安排了五千士兵,专门负责装卸粮食和帮忙拉船。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所有粮食都送到了南岸。

听说河北运来了粮食,河南的灾民大量涌入高唐,甚至是兖州的灾民都来了。张淳不分彼此,只要是灾民全都接纳。

他组织士兵在高唐县城外划定了难民安置区,帮助灾民建立临时居所,并且维持安置区的治安。安置区里还设置了医馆和食堂,有专人为灾民服务。物资分发也全都由士兵们负责,严厉惩治趁乱打劫的不法分子。

张淳所作的这一切,在历代王朝的救灾史里是最周到,最全面的。每次视察安置区,灾民无不跪拜叩谢,高呼万岁。

无奈的是洪水刚要退去的时候,又来了一轮新的降雨,水灾犹如火上浇油一般,两天时间又淹没了几十里的地方。

这天半夜,张淳还在睡梦之中,突然张郃把他吵醒。

“王爷!不好了,洪水漫到了漯阴附近,又有许多地方受灾。而且道路阻断,粮草运不过去了!”

得到这个消息张淳哪里还有睡意,立马起身跟着张郃连夜来到道路阻断的地方,发现洪水冲塌了一截道路,大概有五六十米来长。那路其实就是漯河的河堤,黄河泛滥过来,漯河和黄河混在一起,只有这一截路刚好在低洼处,洪水侵蚀,直接垮了。

决堤之处水流湍急,大石投下去瞬间被冲走,抢险物资犹如泥牛入海,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张淳只在电视里看过巨大的工程车连车带石头一起沉入缺口堵塞洪水的情景。现在亲眼看到了这决堤之处,才明白之前看过的画面其实一点都不为夸张。眼前的缺口恐怕也只有像工程车连车带石头一起沉下去才能堵得住。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1805/7767462.html

本站地址:zerifeisheng.com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

最新小说: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兰芳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