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在四合院中的悠闲生活 > 515 很早就有的想法

515 很早就有的想法

付绩勋一问出口,陈宏都愣了那么一下,然后两人齐齐看向林凡。

“没有没有~”

林凡摆手,连说了几个没有。

然后他哑然失笑道,“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投资方向和投后管理,比较讲究产业协同,并不是要搞什么财团、托拉斯。

再说了,现在什么年代了,那套模式在上世纪还行,如今是新世纪,那些早就过时了,也行不通。”

发展财团的想法,林凡很早就有了,只不过当时林凡仔细考虑之后就取消了。

现在他从林氏集团出来,创立投资公司,就是为了向财团迈进。

只不过,他可是不会承认的。

听林凡这么讲,付绩勋打消了不少疑虑。

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的确是他想太多了。

再说了,兔国是什么国家,他很清楚。

“我的想法是,确立几个比较有潜力的行业,控股一家核心企业,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投资入股,吃尽一个行业的红利。

我的目的呢,也不是靠垄断去攫取利润,赚取未来行业红利是其一,确保核心企业顺利成长是其二。

简而言之,钱也要赚,但赚钱之余,还有点其他附带追求。”

“那不就是产业资本?”付绩勋追问。

林凡点头,“对,但用产业资本定义太狭隘了,因为这只是林氏资本的一部分。

像斯盖普、框架传媒这些短平快的赚钱项目,它不香吗?该投也得投!”

付绩勋顿时就明白了,他又问:“那几个核心企业作为长期经营的标的,假如遇到增长瓶颈,或者走下坡路了,卖吗?”

付绩勋比较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在一般金融资本看来,没有什么不能卖的。

只要卖掉比再经营下去,财务回报角度更有利,那就卖掉。

“那就想办法突破瓶颈,或者转型!”

钱到了一定程度,基本就是数字了,林凡也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那就是助力国内科技产业腾飞,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而不是纯粹的商人。

他不是说着玩的,而是打算以身作则,自个搞几个品牌出来,做好带头先锋模范作用。

之所以还在拼命的搞钱,那是他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特斯拉、手机公司、安卓都还嗷嗷待哺。

等到哪天各个支柱产业都彻底不依赖外部输血了,他或许就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拼命搂钱了。

付绩勋笑着说:“这也是林氏资本的特色了?”

林凡面色平静的回答:“和一般的金融资本不一样,假如林氏资本的资产真的达到一定程度,些许亏损已经不在乎的时候,可能会做出一些让人掉一地眼珠的事情。”

付绩勋笑了起来,“我们新加坡的大统领曾说过,李家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

而林先生您,假如达到他那个地步的话,或许会做出一些不一样的选择来?”

“把钱带进棺材板,或者给后代留下太多钱,不是一件好事。

我的精神内核是一个传统中国人,讲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谈到李家城,林凡一脸不屑。

如今李家城在内地还被各种奉为上宾,包括他的那些言论,被创业者、普通人奉为圭臬。

长江商学院的企业家学员牛更生被李家城接待了三个小时,兴奋得一晚上睡不着。

付绩勋笑道,“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林氏资本的资金,是不是大部分都来自于你自身?”

付绩勋之所以这样问,其实通过聊天,很容易就能推断出来,哪个出资人会由基金管理人这么瞎折腾。

只有自己的钱,才能做到如此的任性。

对方之所以不搞成家族办公室,表明完全是自己的产业,而是批着一张基金的皮,付绩勋猜测,这位大概是低调吧,不想引人注目。

付绩勋还不是林氏资本团队中的一员,林凡也就没说实话,而是模棱两可回道:“很大一部分吧,可以由我们自身决定投资领域,退出时间等等,很自由。”

尽管还是模湖不清,但这已经是付绩勋想要的答桉了。

他站起身,笑着朝林凡伸出手,“林先生,我愿意加入林氏资本,一起做一个有特色、有追求的投资机构。”

林凡握着对方的手,微笑道:“欢迎你的加入。”

口头协议虽然达成了,但还有职位、薪资待遇等细节需要谈谈。

对方没提,但林凡不能不提,或许对方就再等他开口。

对方来会面之前,陈宏就已经打听清楚了。

作为德丰杰中国基金的合伙人,付绩勋除了一笔不低的基础年薪,还有项目奖金,也就是基金的盈利分成。

基金盈利部分的20%,归属投资机构,基金经理/合伙人又从投资机构盈利的那部分抽成几个点到二十个点不等。

德丰杰原本给付绩勋开出的是十个点抽成,因为投资百度有功,升到了十五个点。

林凡直接给对方涨到了二十个点,也就是一支基金扣除管理费后,净盈利部分乘以20%,再乘以20%,也就是四个点。

考虑到管理费的存在,实际还要低于四个点。

看似不高,但如果能够运作两亿美元规模的惊蛰基金,在五年内变成十亿美金,净盈利八亿美金,扣除每年2%管理费后,付绩勋个人可以分红3120万美金。

即使时间线拉长到五年,平均年收入也是六百余万美金,还不包括底薪在内,妥妥的高薪一族,比中小企业老板都强,还不用担心个人破产、债务问题等等。

华尔街经常被曝出有年入上亿美金的基金经理,那可能是他帮助自家机构赚了十亿美金,帮助出资人赚了四十亿美金。

除此之外,基金每年收取的那2%管理费,几乎全部用于投资经理出行的头等舱、五星级酒店等等开支了。

在工作福利待遇上面,顶级的金融从业者那绝对是俯视其他很多行业。

之所以搞这么奢华,一方面是少缴税,花干净了事;另一方面维持自家投资机构的逼格,利于业务开展。

实际上,光收管理费,基金不盈利,拿不到盈利分成,那投资机构也开不下去,因为收支无法平衡。

私募基金规模不大,管理费所以也就不多,而公募基金/美国共同基金那种几千亿规模的,整年亏损也饿不死,因为光管理费就很夸张。

在这种运作模式下,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合伙人想挣大钱,就得拼命把操盘的基金搞盈利,而且是盈利越多越好,这样投资机构也跟着赚钱,背后的出资人也跟着数票子。

大家都开心!

除了委任付绩勋担任惊蛰基金的合伙人外,林凡还给对方挂了一个林氏资本中国董事总经理的职衔。

可以理解为一个是实际职务,一个是军衔。

对于林凡开出的职位、待遇,付绩勋都非常满意。

实际上,职务只是算平调,待遇也就升了三分之一。

他更为看重的还是平台,一个更有利于发挥才华的平台。

德丰杰的老外不信任黄种人,而林凡却视他为海外同胞。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4084/12901554_2.html

本站地址:zerifeisheng.com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

最新小说: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华娱太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