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继不了解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认同苏双说的话了。但他可是知道,在唐代曾出现过纸张的大发展,而且就是因为发现了竹子能够造纸。既然如此,无论怎么说竹子都必然是可以一试的。
不过李继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三。纸张在唐代的发展确实是有用竹子造纸的原因,但是竹林大都是生长在南方的,所以唐代的造纸行也大多坐落在南方。而且唐代纸张盛行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印刷术的出现,因此这才大大加强了纸的使用量,最终才迫使造纸行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而且价钱也越来越便宜。
看苏双为难的样子,李继其实心里也是有点担心的,毕竟造纸术从现在到唐朝还有好几百年的发展,谁知道有过多少次技术更新呢。可眼前自己都准备下血本了,总不能当了甲方爸爸,乙方还不听话吧。于是也不管苏双那颇为幽怨的眼神,狠下了心。
“这样好了,我出资,你们立马开始研究藤皮和竹子如何制成纸张,尤其是竹子,这是我资助你们的前提。而且我会给你们承诺,尽全力帮苏氏造纸行加大生产规模。”
苏双和苏群只能无言以对,都说了竹子不可能,这个小神童还又特地强调了竹子。不过他既然都愿意出钱了,那提点算不上太过分的要求倒也无伤大雅,至少没有对纸行内部指手画脚。这能书写的纸到底能不能造出来,可是全看天意,但资金李继是出定了。
想清楚了后,苏双也连连点头称是,准备好了饭菜,邀请李继入席,具体的章程则是派苏群跟着李继回到蔡府再另作敲定。
回到蔡府的第二天,李继就头疼了起来,倒不是因为生病了,而是一直没怎么在意的资金竟出了问题。
倒不是蔡邕不肯借,而是蔡府上居然连一点用来周转的资金都没有。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两座藏书的阁楼,要知道,这个年代的藏书可是真正的“藏”书,全天下大概只有缑山书院愿意不藏私,任由来人观阅。
蔡府上的这些孤本竹简几乎每个都花了蔡邕大价钱才换来的,或是奇珍异宝,或是真金白银。在李继向蔡邕解释了为何要借钱后,蔡邕只能无奈的表示自己实在爱莫能助。
正当站在门廊前的李继急的抓耳挠腮时,顾丰和马日磾来到了蔡府拜访。
“李继,有什么事这么为难?还有你这‘古来之神童’想不通透的事?”迎面走过来,马日磾就发现了正皱着眉头来回踱步的李继,笑呵呵的问道。
顾丰也一样没见过李继如此模样,之前在缑山书院,无论何时李继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头一次瞧见他愁眉苦脸的模样,顿时也感到有些好笑,在一旁跟着帮腔。
“是啊是啊,小神童这么聪慧,在为难什么呢?”
“顾师兄、翁叔师叔,你们可别笑话我了,我这急着用钱呢!”
李继也不知道这两人有没有钱,只好病急乱投医了。顾丰就不必多说,马日磾平日里也经常来蔡府,李继与他两人算是颇为熟悉了,向他们借钱倒是并算不上有多丢脸。
(本章未完,请翻页)
马日磾听了只是有些奇怪,蔡邕还不至于如此小家子气吧,连孩子用的钱都不肯给。
“咦?在蔡府上会缺钱?蔡伯喈没有吗?”
“伯喈先生的钱都变成那两座书楼了,而且小子要用的可不是什么小钱。”眼看是有机会,李继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连忙解释,“小子最近正练习书法,却发现如今的竹简实在是太过笨重,锦帛又过于昂贵,思来想去也只有纸张比较适合书写。但现在的蔡侯纸又实在过于脆弱粗糙,便对改良造纸术有了想法,本以为伯喈先生必然会支持我的,只是,这万万没想到啊。昨天小子已经去了苏氏造纸行,今日便要拿出个章程,可由不得我不着急。”
改良造纸术?顾丰与马日磾听李继说完后对视了一眼,对他的想法颇感到有些佩服。不过还没等他俩继续开口,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就从两人背后响了起来,几乎跟窦娥那丫头的撒娇声有的一比。
“那把我的拜师礼送给哥哥,不知是否足够?”
先前心急。一直没有注意到,顾丰的身后还藏着一个小不点。七八岁的模样,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从小养尊处优的样子,嫰的跟一块白玉似的。
见李继注意到了自己身后的孩子,顾丰便也介绍了起来。
“这孩子是我同宗的侄儿,叫做顾雍,刚从吴郡来到雒阳。来到蔡府是为了拜伯喈兄为师,别看他年纪还小,但也极为聪慧的,师弟你在蔡府可要多帮我照顾照顾。”
吴郡顾雍?李继原本焦急的心情顿时顿了一顿,心思被这个名字吸引了过去。如果自己记得不错的话,这个顾雍就是那个将来给孙权当了二十年丞相的孙吴重臣,顶顶有名的大人物啊。不过现在才这般年纪,比自己都要小,倒也不需要刻意的去讨好他,更何况他将来会投靠自己从没考虑过的东吴势力。
就在李继还思考的时候,蔡邕迎了出来。小顾雍瞧见了,不等别人介绍,立马小跑几步赶到几人前面,当即就跪倒在雪地里,认真的朝蔡邕磕了三个头,把雪花都飞溅的到处都是。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4284/807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