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瑶在离开“新田”之前做了很多准备。
首先,一个名单被列了出来,位列其中的人大多数是智瑶所选择班底的父辈,有大概三成则是班底中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他们就是智瑶在清理掉一批人之后,要补充到各个职位的人选。
现在是春秋时代嘛,官职什么的其实很少,不是国家单位的话,一般就是各种的“皂”和“胥”了,前者是小吏,后者是官。
智瑶没有对“邑宰”这个官职下手,主要是他年纪真的还小,哪怕有所伸手也要掌握分寸,真的对“邑宰”这种城主官职伸手的话,很大程度上会演变得到了过犹不及的程度。
事实上就是那样,自己不懂体面,到时候自然会有人帮忙给予体面。所以了,做什么都要掌握“适可而止”的道理!
大冬天出远门相当麻烦。
在这个冬天的晋国却是每个家族都非常忙碌,一个个忙着发出征召令,进行战争的物资也要赶紧备妥。
智瑶花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才抵达“黄父”,他到了地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接管军权。
在“黄父”有一个“师”的智氏私军早早集结待命,军队并没有选择城内安顿,位于城郊之外选了个地方驻扎。
大地一片银装,各种树木的枝叶之上也是覆着一层白雪,使得大多数景物一眼看去除了灰就是白,极难看到其余的颜色。
冬天召集大军比较不合适,非必要根本没有家族会干,除了气温寒冷容易让将士们患病之外,每日耗费的物资也远比其它季节的时候多。
对于智氏来说,很值得庆幸的是去年没有进行征召,不管是附庸贵族还是“士”和“徒”的赋额并没有缴纳,得到召唤的他们要自己带上武装以及粮秣等一应资源前来听候调遣。
在“羡”这个级别上,他们平时是亦兵亦农的角色,应征之后肯定是由主人来进行武装,后勤辎重也是由主人来提供保障。
其实对于附庸贵族以及“士”、“徒”来说,比起交税他们更愿意纳赋。
交税就是将财帛或是粮食、布匹等其它资源上缴给主人,等于说交了也就交了,反正不会有什么“返税”这回事。
纳赋不一样,他们耗费了多少资源都是用在自己身上,前往征战还能有所收获,说不定非但没有亏还能赚,能够得到阶级上的晋升就更美滋滋了。
所以是怎么回事?也就是没有得到征召的话,附庸贵族、“士”和“徒”需要交税,得到召唤则是纳赋(用西方的说法叫纳血税)。
智瑶见了各级的“士(基层军官)”和“旅帅(旅长)”、“帅(师长)”,少不得“本家武(私军教官)”和、“司戈盾”、“司兵”、“司常”、“司鼓”、“司弓矢”、“贰车”、“校正”都要见一见。
“司戈盾”负责管理军队的甲胄。戈和盾牌。
“司兵”负责为缺乏兵源的建制补充士兵。
“司常”则是负责保管战旗。
“司鼓”管理各种战鼓与金器(这里所谓的金器,指的是退兵时敲击的青铜罄)。
“司弓矢”保管以及保养各种不同张力的弓和各种种类的箭矢。
“贰车”就是管理战车的人,平时则是进行保养与修葺。
“校正”属于比“本家武”级别更高的教官,尤其还有参谋权限,一般战时也是他们执行和监督将领的临场变阵命令。由于有临战督阵的权限,他本身还有自己的亲卫队。
智瑶手里除了有自己要顶替各级职位的名单,还有得自智跞的一份需要清理人员的名单。
“叔父。”智瑶在讲话的人叫程朔,算起辈份来就是叔叔,只是早超出了五服。
程氏也是荀氏的小宗之一,只是程氏曾经有一个叫程滑的人执行栾书的命令进行弑君,程氏在那之后就彻底衰败下去,不止失去了封地,连带家族也彻底没落了。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5326/8933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