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心上来说,她是不希望这个与自己没有血亲的孙子搅和到那里面去的,因为她虽未经历过,但却见过。
可她没有办法阻止。
一切事情的起因都是她,如果不是她身体病重,那么姜云志就不会变卖家里的东西为她治病,也不会在走投无路之际去了长安城。
如果不是她,姜云志不会搅和到这里面。
可现在,说什么都完了,今日能见到李世民已经是她从前的身份能够发挥出的最大的作用。
把奶奶送进了后院的卧室,姜云志就转身去了书房。
毛笔字他写不好,对于这个时代的字他认识的也不是很多,但好在汉字一直都是象形字并且流传了下去。
虽然不认识,但多少能猜到一些。
明日他要上朝,听李世民的意思是让他去迎战那些打算以“仁义”的方式来处理此次颉利南下之事的人,他打算提前做好准备。
历史上,公羊派的儒家算是比较激进的那种,但公羊派最终还是因为其思想内充斥着大量的“虚君”和“弱君”导致旁落了。
现在的儒家士子一味地强调仁义,主张用仁来感化别人,但殊不知这根本就没什么用。
这种方式其实就是教好人怎么当好人,对恶人来说基本上是无用的。
游牧民族哪管得了这么多?他们只知道活不下去了就要南下掠夺,他们也不会管汉人的死活,因为如果不这么做他们就会冻死饿死。
看着面前铺好的宣纸,姜云志舔了笔,开始在纸张上写了起来。
有些别扭,但无所谓,只要他自己能看得懂就好了。
就在姜云志为明天的事情而闷头沉思的时候,身在东宫的李世民却很是烦躁。
今天临走之前,姜云志的那番话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也让他回想起了李泰从出生直至今日收到的恩宠。
太过了。
他第一次有这种感觉。
以前的他只觉得李泰这个次子敏而好学,很得自己的喜欢,但从未想过之后的事情。
这也不能全都怪他,因为他之前的思想进入了这个时代铸造的框架里。
以前他是嫡次子,在他的父亲李渊还是国公之时他是没有资格继承家产的,而等到大唐建国,他和李建成关系紧张也是比较靠后的事情。
虽然早就有所感知,但毕竟离玄武门那事儿还远得很。
这就导致了他没太想过继承人这方面的事情,也导致了李泰得到的远远超出了他应该得到的。
就李泰被封正一品的卫王这事儿本来是好事儿,是李渊为了平衡李世民的心态而做出的赏赐,是对他这几年辛劳的认可。
但是现在,却成了大问题。
“陛下,您怎么了?”一个婉约的女子走了进来,手中还端着一个小碗。
“观音婢啊,来。”李世民抬头一看是自己的发妻,招了招手。
“陛下是因何事在烦恼?还是那些俘虏的事情吗?”
长孙皇后把粥放在了李世民的面前,走到其身后开始为其按着肩膀。
“那事儿几乎已经解决了,现在让朕头疼的是另一件事。”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6465/970124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