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王过和董安、邓子龙、贺术众人围攻李舜臣的军队,李舜臣的舰队搁浅在岸上,李宝、王过二人率领数千乡勇见李舜臣的舰队的船只就烧,李舜臣见状不得不放弃了船只,转而撤往岸上,顺小路想要撤退到威海卫。但此时原本驻守在胭脂村的白凯、裴文二将已经接到了李宝的命令,在半路设伏,突袭了逃跑的李舜臣。要是再平时,两人万万不可能是李舜臣的对手,但此时的李舜臣就像丧家之犬一样,四处乱窜,水手们也人心惶惶,还没有和白凯和裴文接战,就已经纷纷举手投降了。李舜臣手下的舰队此战几乎全军覆没,只有邓阿等几个誓死效忠的亲卫掩护着李舜臣突出重围,向威海卫的方向撤去了。
在击败了李舜臣之后,大齐水师再次掌握了制河权。李宝、王过趁此机会通过了落凤河,和落凤河对岸的李尚的主力形成了东西夹击之势。李世民眼看李尚手下的大军陆续杀到,自知攻下大齐镇是断然没有希望了。此时李舜臣又率水军北进,李世民得不到水军的支援,只能先率兵南下,尽力逃脱李尚为他布置的天罗地网。
李尚很顺利就和李宝会合了,待重夺大齐镇之后,李尚并未有所得意,他知道重新拿下大齐镇并非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如今李世民的主力并未被消灭,还有一千多无比精锐的士兵,还有着李元霸、尉迟恭、薛仁贵等一众名将,如今率军南下,李尚第一个想法便是董家村不妙。如今镇守董家村的还是审配。李尚立马派人去通知审配,敌军来了。
审配接到李尚的命令后,立即带军民撤往华龙村,以避开李世民的锋芒。而另一面,李世民攻占了董家村之后,却并未得到一人一粒粮食,顿时就有些恼怒。此时的李世民知道自己失去补给了,若是还不能就地取得粮食,就算自己有天大的本领,迟早也得困死在这里。随后李世民和众将商量了一下,薛仁贵提议现在全军应该分散到周围的群山中,再伺机图谋反攻。李世民听了薛仁贵的话却摇了摇头:“不可,现在我军已经失去了补给,而且深入敌人腹地。如今攻坚城不下,士气依然衰微。若是还要分散,我担心这些士兵会一哄而散。还有被敌军各个击破的危险。到时想再聚集起来可就难了。”薛仁贵听到李世民的话也沉重的点了点头,确实,如今的局势下,断然不能分兵。“那殿下的意思是·····”尉迟恭谨慎的说。“全军举兵向北,避开李尚主力,伺机偷袭李尚的偏师,突破其包围圈,随后继续北上,会合北方的苏定方、李靖二将。再南下攻打大齐镇。”“什么?”听到如此大胆的计划,众人都吃惊起来。不仅是因为这条道路过远,更是因为如果走这条道路,就是要众人跟着李世民辗转半个齐候国的领地,要和李尚的数个军团开战,这还能全身而退吗?
到如今李世民的主意已定。就再无更改之理,但就在此时,一条消息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中。“主公,太子和三殿下率领李孝恭、殷开山二将和两千将士在镇海卫登陆了,已经和裴仁基、梁师泰二人会合。”李世民听到了这个消息,顿时有些喜悦。但之前李舜臣战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李舜臣不仅将自己全部的水师一战丧失殆尽,而且就连精锐的水手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李舜臣自己在邓阿的帮助下,艰难通过落凤河,和自己会合。如今自己算是进退为难,不得不选择北上突破李尚的防线。但现在,有了援军,还需要北上吗?但这二人能听自己的吗?
李建成和李元吉本就和自己功勋相当还深受李渊的器重,而自己提出这个无比冒险奇袭大齐镇的计划本就和李渊的想法相冲突,如今计划失败两人肯定不会放弃自己的。不如先下手为强,趁二人率援兵来救之际趁机······
就在此时,李世民的脑子中突然有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计划。南下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吞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属,再回到唐国或是北上和李尚作战!想到这里,李世民嘴角露出了一条令人恐怖的弧线。“听我将领,全军改变路线,继续南下,去镇海卫!”
而在另一边,李尚却不得不将追击李世民的军队分出一部分去其他各处。因为就在大齐镇大战的同时,各地也出现了各种状况。
首先就是在北庭都护府,李尚之前派田豫、完颜雍二人继续向北扩展北庭都护府的势力范围,二人凭借着远超周围各个小部落的军事力量不断向北扩展势力范围,将数十个小部落纳入了两人的管辖范围之内,并将北庭都护府的治所设置在了辽东走廊,并且在完颜雍的建议下,设置了辽东镇(二级部落),和南面的八旗部落形成了唇亡齿寒之势。但其实无意间,北庭都护府的势力范围已经逐渐渗透进了女真草原,而且和东面的辽东半岛的唐国接壤。由于唐国的统治范围比较小,而且除了向西发展之外别无其他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或是蒙古或是齐候国,必须得和其中的一个国家开战。因此李渊选择了实力较弱的齐候国,这也是奇袭大齐镇的原因。
就在李世民奇袭大齐镇的同时,李靖和苏定方也已经率两千小镇骑兵、两千小镇弓手、六千小镇步兵以及五百玄甲兵、一万乡勇南下,这简直可以说是唐国的全部精锐。大军直接突进北庭都护府的腹地。而此时的北庭都护府之前已经被调走两千女真骑兵,虽然此时辽东镇已经升为了二级部落,可以训练女真骑兵了,但是受制于财力也只有一千女真骑兵还可以使用,另外也只有数千女真骑手。北庭都护府形势危矣。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7517/12653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