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瓒就不用细说了,福建人,黄宗皇帝留下的实际辅政大臣,被排挤离开重要岗位,却始终抓着协理京营戎政的险要职权。
这个位置东林眼馋不?十分眼馋,可敢要么?能要到手里么?
另一个福建籍贯大佬史继偕更是以打辞职报告而出名,始终被万历皇帝留任,扣着不准。万历四十七年充任主考官后因受攻讦,弹劾科举舞弊,史继偕甩手不干直接回乡,回乡路上晋升内阁大学士。
光宗时期,他仍然是在乡的内阁大学士。
红丸案、移宫案后,天启登基,几次传召才把史继偕拉回北京打擂台,免得东林称霸无人能制。
福建出身的黄克瓒执掌京营,史继偕又是名正言顺的万历、光宗朝大学士,谁敢否认史继偕的辅政身份?
叶向高有足够的友谊、影响力作为本钱去拉拢黄克瓒、史继偕进入东林,可叶向高没有这么干,这影响叶向高本人的地位,也极大影响了东林对整体的布局。
如之前的李邦华就作为棋子被抛出来试探性的测试了一下京营的水花,随后就被调职,没有过度刺激黄克瓒。
京察大计之前,就没人能动得了黄克瓒的京营兵权;也没人能将实打实的辅政大学士史继偕赶回家乡……哪怕史继偕乐意跳出这滩浑水,可皇帝不批准,一切也是无用。
总之,叶向高不曾积极拉福建籍贯进士进入东林,给自己和东林造成的麻烦涉及方方面面。
比如这一次,首辅叶向高还没得到通知,都察院的科道官就引爆了忍耐依旧的怒火,左都御史邹元标都亲自下场了,仿佛一场决战,估计东林各系大佬高攀龙、左光斗、赵南星等人也会纷纷入场。
到那时,就再无叶向高这位首辅劝解、说和,缓解矛盾的机会了。
可惜邹元标这批人战斗力有限,连西苑军营都闯不进去,他们可以雄赳赳气昂昂的闯过京城、内城、皇城,甚至紫禁城的门禁,但西苑军营的辕门就不是他们能撼动的。
值守辕门的戚家军子弟捉刀而立面容沉肃,眉目深处充斥着血仇,如同择人而噬的凶兽。
谁敢闯辕门,这批浑人就敢挥刀砍人。
御史科道官们一个个前程似锦,哪个又敢当先送死?
寒光闪闪的刀子落下来,以内操军的素质,一刀砍死一人不存在技术障碍。
因而一众气势汹汹的科道官们只能干瞪眼,而营中天启始终闭目,听着桂王讲述,又不时发问,想要理解透彻。
没错,如桂王心思所想的那样,对朝廷来说大局在天津,天津守不住整个北方的战事都会陷入迟滞,丢失平叛最佳良机。
可对皇室来说,迁回南京……似乎才是大局所在。
桂王可以单骑冲入皇城,天启自然也可以凭借倚天剑突围,跑到南京去。
总不能朝廷会污蔑天启、桂王谋反,将他们赶出南京?
不凭别的,就凭倚天剑、秀霸剑,皇室就有立足南京的迎筹码。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776/97744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