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财翻来翻去,身上也没带那么多银子,他想给包100两的大红包,把之前收的借此机会还回去,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一点心意。
“看你哭丧着脸,这搬家可是喜事,小心让人瞧见了,记恨你。”
王知府摇摇头,这人平时看他在外边到处结交,看着挺大气的,今天怎么这么小家子气?
“大人!”胡大财都带着哭腔了,现在回去取,怕是来不及了。可是看着王大人又不敢开口借,那实话更不敢讲了。
“叫姐夫,咱们是什么关系?现在还跟我这么外道。”王知府既然决定,把胡金花纳进府里,那这人就算是自己的小舅子。
能跟王爷结交,他是不敢奢望的,如果借着这层关系,能拉近与王爷之间的距离,他不求别的,只要能说上话,能把他留在府城就行。
“啊!”胡大财彻底懵逼了,他忍不住看向天空,今天没有太阳啊!然后又掐了自己一大把,感觉到疼痛,才知道这一切不是梦。
“你妹子跟了我,在外边只是权宜之计,现在也该把他接进府中,你管我叫声姐夫还亏了。”
王知府也没想借着裙带关系,往上走。现在也是被逼无奈,之前跟胡金花在一起,感觉特别放松,舒坦,因为身份低下,才没接近府中。
胡大财彻底傻掉了,这天上掉个大馅饼,把他砸的头晕眼花。
“怎么?不愿意?”王知府紧锁双眉。
胡大财反应过来,连忙说道:“愿愿意,愿意,姐夫,呵呵……”
他现在已经飘了,这幸福来的猝不及防,把刚才纠结闹心的事情,全都抛到了脑后。
“那还愣着干嘛?赶紧包个大红包,给人家送过去,这时候你得大方一些,没有舍,哪有得呀?”
王知府看他摆弄那几两碎银子,所以才出言提醒。
“姐~姐夫,我之前哪知道他的后台这么硬啊,我就只准备了二两银子,现在看来肯定是不够的。”
胡大财苦恼的说道,他把兜里凑在一起,也凑不到100两,谁成天兜里会揣那么多银子。
“100两?用得了那么多吗?你们的关系再好,可是以你现在的身份,如果拿的太多,对你未必是什么好事。”
王知府不赞同的说道,他想了想,又继续道:“你包60两吧!我给包100两,太多了,好像咱们不走正道。”
胡大财想想60两也可以,以后再找机会多请请郑大海不就有了,现在先把之前收人家的还回去,60两也差不多了。
“可可是60两,我也不够啊!”胡大财因为那一声姐夫,也有了底气,现在也敢把实话讲出来了。
王知府招来随从,让他给包了一个100两的,一个60两的给送过去。
胡大财几个朋友也过来了,他们今天不是一起来的,那些人也都包了红包,每人一两银子。
郑大海给他们安排了一桌,得知当中有一个是知府,这就把他难住了,要是给安排在外边也不合适。
再说了,也没人敢跟他一起坐,村长站着腿都直颤抖,他看看这个情况,还是把王知府请进了堂屋。
等到进了堂屋,该颤抖的人就是王知府了。
王知府如坐针毡,很怕说错什么话,惹来王爷的不满。
“我还能吃了你,放轻松点儿。”
王知府听到李浩的话,忙站起来说道:“王爷说的是,是在下的不是。”
他也想争气点,可这真不怨自己,要是换了别人,说不上被吓成什么样子。
李浩无奈的摇头,也没再多说什么,然后跟郑大海聊了起来。
王知府小心翼翼,他都不知道吃进嘴里的是什么,但是却让他发现,王爷跟郑大海可不是一般的关系。
那是极其的尊敬,让他看着都愕然,而郑大海跟王爷说话,更是随意自然,就像朋友一样,根本看不出身份上的差距。
这让他更闹不清楚了,难道这人的身份也不简单?
他感觉真像了,要不然王爷能把妹妹嫁给他,可是能跟皇家匹配的身份,那是什么身份?他想破头也想不出来。
李浩早就看出来了,也没有多做解释,以他的身份,没有必要跟下边的人解释,就要神秘一些,这样还能为大姐大他们撑腰。
但是,他也没有一直把王知府晾在一边,跟郑大海聊了一会儿,就把话题引到王知府身上,才知道这个老小子找过来的原因。
他本来也没想换人,这个知府虽然没有大的能耐,但是执行力还是不错的,暂时是他最需要的人才。
他也没吊着王知府,告诉他安心的好好干,只要干的好,在他这里前程无忧。
王知府喜不自禁,他回去的路上,腿都是软的,他感觉到,王爷要重用他了。
他不用再流浪了。
之前那些年,他就像一个无根的浮萍,到处飘着。
秦丽丽搬完新家以后,也开始琢磨接下来要干的事情,现在火锅的肉品有了保障,可是随着季节越来越冷,青菜供应,将成为大问题。
看着外边,田野都空了,如果种上一茬蔬菜,不仅能把蔬菜的供应解决了,还能大赚一笔。
她把这一想法跟郑大海说了,两个人一拍即合。
郑大海无奈道:“我只能舍命陪夫人了。”
他们只需要准备大棚所需材料,其他的事情都交给吴家去做,然后适当指导,就像火锅店,除了配调料,都交给下边的人做了。
现在步入正轨,他们几天进城一趟看看,隔两天他们不去,火锅店管事就会过来,这银子赚的容易,多亏了李浩给安排人。
秦丽丽之所以想建大棚,也是因为这边也有,只不过极其罕见,大多都是富户的庄子,会建一处。
在地里架起一些木架子,然后在上面铺满布帛,并且在布帛上面涂满了油,这样既能防水,还能保温。
再一个那十亩地,正好背山面水,极其适合建暖棚。
她考虑到成本,与大量布帛相比,人工还是很便宜的。
她们商议过后,决定在十亩地上建八个小房子,只不过墙上开若干大窗户,就是在棚上,也是同样的。
由于窗户过多,肯定会影响保暖,然后做若干个棉被,在极其寒冷的时候,盖在棚上,同样刷上油,还能防水。
里面用碳火来取暖,每个棚子旁边再建一个小屋,每天都有人看守填柴。
不愁雇不到人,冬天闲人多,只要喊一嗓子,肯定好多人过来报名。
说干就干,十多天就建成了,很多人都不看好。
秦丽丽也是一种尝试,就算赔也没有多少银子,理在有火锅店支撑,她赔得起。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7871/1204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