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609章 郧国臣服

第609章 郧国臣服

其实,这是无可厚非的。</p>

郧国固然是楚国的附庸国,但是疆域并不小,方圆六百余里的疆土,相当于一个郑国……</p>

只是,郧国地广人稀,在国力上远远比不上郑国、卫国这样的中等国家。</p>

而且,作为穿越者的庆忌,可是十分的清楚。</p>

郧国在地图上来看,分明就是后来的商于之地!</p>

商于之地是“商”和“于”两地的合称。</p>

商于之地的淅川曾是尧的儿子丹朱的封地,后有夷族在淅川县西北建立于国。</p>

西周早期,鄀国灭于,据有其地。</p>

约公元前九世纪时鄀分裂为上、下鄀国,上鄀在西峡,下鄀在原地。</p>

鄀国后来成为楚的附庸国。</p>

据说“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就是讲鄀国处在秦楚之间左右摇摆的事。</p>

鄀国在秦楚争夺中消失后,淅川西北部被秦国并入商于之地,其余为楚国丹淅地。</p>

楚、晋(魏)、秦都争夺过商于之地,最后秦国占领了这一地区,并在秦楚边界修筑了武关。</p>

历史上秦孝公将卫鞅分封于此,故称其为“商君”、“商鞅”。</p>

这一地区是秦楚间的交通要道。</p>

堪称是“秦楚咽喉”!</p>

商于之地原属于楚国,秦国故土本为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商于位于秦岭南麓,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p>

后来的张仪欺楚,就是以商于之地的六百里,诈称“六里”,最终引起秦楚大战……</p>

所以说,郧地(商于之地)的重要性,对于吴国是不言而喻的。</p>

一旦秦国崛起,首当其冲的可能不是吴国,只是秦人要是夺取了商于之地,就可以居高临下的进攻吴国的地盘。</p>

吴国必须要防患于未然,将郧地拿下,然后修建一座少习关(武关),以使吴国进退有据,立于不败之地。</p>

“大王。”</p>

范蠡皱着眉头道:“我军若要是兼并郧国,不成问题。”</p>

“只是,这郧地,作为原来秦楚两国之要冲,我军若是攻取郧地,难免秦人生出异心,坏了吴秦之盟……”</p>

这正是范蠡、孙武等大臣的顾虑所在。</p>

吴国与秦国盟好,一旦庆忌发兵攻灭郧国,怕是秦人会坐不住,倍感忌惮。</p>

如果吴秦两国交恶,吴国在西北树了一个强敌,如之奈何?</p>

从地缘政治上来看,吴国和秦国结盟,一起对付晋国,那简直是天然的盟友。</p>

而一旦吴国吞并郧国,秦人就难免会对生出猜疑之心。</p>

猜疑之心一旦产生,就极有可能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p>

“二三子,你们看……”</p>

庆忌来到悬挂着一张羊皮地图的屏风边上,指着“郧国”的所在之地,缓声道:“郧地,处于吴秦两国之要冲。”</p>

“以前是秦楚咽喉,而今是吴秦咽喉,不得不防。”</p>

“若秦人孱弱,寡人大可不必忌讳,只是秦人一旦崛起,如之奈何?”</p>

“这样的战略要冲,寡人岂能留给秦人?”</p>

庆忌已经决定改变自己的国策了。</p>

过去,楚人一直都在北上,进军中原,以求争霸天下,所以一直都留着郧地,来作为秦楚两国的一块要冲,军事缓冲地带。</p>

但,庆忌打算困死秦人,先驰得点,岂能留下这样的隐患?</p>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8307/13238827_2.html

本站地址:zerifeisheng.com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

最新小说: 兰芳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