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618章 吴国十九郡

第618章 吴国十九郡

此时,吴国的版图,已经占据了华夏九州的一半,人口总数更是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p>

只是来不及消化,吴国的军事动员能力,未必就比得上晋国、齐国。</p>

而且,因为疆域过于广袤的缘故,一旦晋军南下,中原诸侯联军南下,吴国的兵力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分散于各处城关要塞抵御……</p>

“胶滑,宣诏!”</p>

“诺。”</p>

随着庆忌的大手一挥,早就准备好的中车府令胶滑,就拿出一道帛书,大声宣读道:“王诏——”</p>

“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p>

“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p>

“殷亦三公九卿。尹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p>

庆忌这是要做甚?</p>

再次改革官制吗?</p>

不!</p>

非也!</p>

庆忌这是要进行一番吴国朝中的人事调动,以此来革新吏治,彰显吴国的新气象。</p>

同时,庆忌更是为了表彰吴国劳苦功高的群臣。</p>

在这其中,三公九卿都有较大的变动。</p>

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吴国有两套不同的“三公”,一套是荣誉性的,一套是实权性的。</p>

太师季札、太傅老子、太保晏婴,三人的头衔原封不动,但是被庆忌赏赐各良田千亩,金五百,绸缎百匹。</p>

这是庆忌在奖励三人在文化上,为吴国做出的突出贡献。</p>

实权性的“三公”,莫过于大司马孙武、御史大夫伍子胥与太宰计然。</p>

计然仍担任太宰,为百官之首,被奖励金五百,绸缎百匹,封食邑会稽一千户。</p>

伍子胥改任大司马,被奖励金五百,绸缎百匹,封食邑郢都一千户。</p>

之前的大司马孙武,则是被庆忌特设出一个等同于三公之官秩的“国尉”留任,与大司马伍子胥共掌军权。</p>

</p>

孙武功勋卓着,已经是位极人臣,无从提拔,所以庆忌又封孙武为“申君”,封于申地,整个申县从此之后,就是孙武的封地,世袭罔替……</p>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在吴国的诸多功臣当中,享有这一殊荣的,只有太师季札一人。</p>

季札被庆忌封于州来,婉拒不得,只能答应。</p>

其余的吴国公卿大夫,并不享有封地,只有食邑,享受一个地方或几百户,几千户的租税而已。</p>

即便是季札,也不敢要州来作为封地,决定在自己死后,把州来还回去,以避免日后被“清算”……</p>

随着孙武的离任,御史大夫之位空缺下来,庆忌便以当了十多年治粟内史的范蠡,提拔上来,出任御史大夫。</p>

对于范蠡,庆忌还是觉得亏欠一些的。</p>

论功劳,范蠡比起孙武、伍子胥,都相差无几,时常跟在庆忌的身边出谋划策,而且为国家管理财政,政绩斐然。</p>

要是不给范蠡一个三公之位,实在是说不过去。</p>

其余公卿大夫,也都各有封赏,或是绸缎,或是良田,或是玉帛,或是增加食邑。</p>

孙武之所以受封“申君”,是因为庆忌在官职上,对孙武基本上封无可封了。</p>

孙武的食邑,满打满算已经是五千户,难道还要给他一个食邑万户?</p>

伍子胥也一样,食邑五千户,再更进一步的话,就能跟孙武一般,受封为世袭罔替的封君领主!</p>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8307/13254765_2.html

本站地址:zerifeisheng.com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

最新小说: 兰芳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