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虎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风华正茂的学生们在做什么事?”
孟虎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老师结合历史背景具体解释同学们的行为。
孟虎对全词的意思就了解了。
老师说:“我再强调一点,这首词一上来,写的是,在深秋的一个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流淌。但是在词里,不是正常地写‘独立橘子洲头’,而是写‘独立寒秋’,独立后面不是地点而是季节,一般讲话不是这样的,这是诗词的修辞,叫倒装句,地点‘橘子洲头’放在了三句的最后。这样写,是不是上来就给你一个独立在深秋寒风里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就是效果。”
老师还讲了好多艺术特点,孟虎似懂非懂。老师也知道,说,我说的这些,你一时半会不会完全理解,回去多读,多体会,直到品出味道。
老师又说:“品味文学作品往往会加入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这叫共情。我要求你与伟大领袖共情不切实际,他是伟人,我们是小人物,但也有相似点。你不至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可每个人都会有理想,有激情,有行动,你的理想是什么?”
孟虎说:“开健身馆。还有学习。”
老师说:“你用你怎么用心思、用行动力去开健身馆的奋斗精神去体会作者的激情,就会产生共鸣,会更喜欢诗词和文学作品的。”
孟虎说好的,老师这么一讲我喜欢诗词了。
老师说好,休息一下。一个小时过去了。
其间莫飞进来了,他也听了一会儿,说老师讲得好,我也喜欢了。
休息后再讲第二篇课文,戴望舒的《雨巷》。
老师又深情地朗读。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孟虎觉得好听是好听,就是没品出味道——刚才老师要他多读多口味的。
所以老师问孟虎听了有什么感觉,孟虎老实说,不懂,没品出味道。
老师说:“这就对了,我估计到的。这篇课文太文艺、太艺术了,我估计你没兴趣,很正常,你又不是学生要高考,不用对每篇课文都要掌握。这篇不讲了。我简单说一下,文学是多样的,这首诗的风格是含蓄、朦胧,不像上首词直抒胸臆,这首诗情感复杂,连作者自己也是表达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绪,用意象和象征。基调是明确的,就是忧愁,哀怨,彷徨。好了,这不符合你的风格和审美,就不讲这篇了。我知道你不喜欢这个撑着油纸伞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你喜欢什么样的,看看能不能也写一首诗?”
孟虎笑了,说:“我不会写诗。”
老师说:“诗歌也有多样性。一般人其实都是诗人,我小时候还有工人农民的赛诗会呢。抒发内心感情就是诗歌,心目中美好的形象就是诗,你没有吗?”
孟虎说想了下说:“我有!我心目中的她,可不是撑油纸伞,戴丁香花,结着什么愁怨,她漂亮开朗,能歌会跳,新疆舞跑得不要太好看。脖子会动,眼睛会说话,大喇叭裙子转起来,我都晕了!”
老师说:“看你眼睛都放光了,把你的感情写出来呀!闭上眼睛,想象她的形象,她的舞姿,你的感觉,你的激动,表达出来说不定是好诗。真的,你回去写,下次给我看,我帮你改。”
孟虎觉得学习很有意思,心想长知识、提高素质还这么有乐趣!
历史和地理也觉得有劲。历史有故事听,地理呢,让他开阔了视野,知道世界那么大,中国也挺大,他要好好游一游。知道了中国地势分三级阶梯,老师说中国几个最好的自然景观都在阶梯交界处。孟虎问湖北是吗?
老师说是的,鄂西山区是第二级阶梯的东部边缘,下来就是三级阶梯了,所以景色很美。恩施大峡谷在那里,湖南西北的张家界也靠那里。
老师去过恩施大峡谷,说景色多姿多彩。孟虎想起一个月前在湖北听到的王丽弟弟王强说的话,与老师说的一样。
孟虎想要再去趟那里,一为了游览恩施大峡谷,二看看王强说的小学建好没有,要是缺钱,他能给个一、二百万。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8697/1121149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