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朱熹同岳飞没有交集,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岳飞逝世已久,彼此不存在利害冲突,可以相对超然的看问题罢。
但要强调的是,岳飞建议立储,只是他和赵构之间的一场小风波,岳飞的被害,绝非种因于此。
(赵构对自己的不能生育,其实并不忌讳,不然,也不会养两个宗室子在宫中为预备了。)
次年,岳飞再次入觐,召对之后,赵构让岳飞去资善堂见了皇养子赵瑗。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主动和解的举动——就是针对去年那场小风波的;若赵构真在统嗣问题上对岳飞不释,绝不能叫他去见赵瑗。
从资善堂出来后,岳飞满面笑容:“社稷得人矣!中兴基业,其在是乎!”
岳飞的被害,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赵构求和心切,而金人咬定和议的条件,“必杀飞,始可和”。
(这特么成了宋金议和的传统了,韩侂胄北伐失败,金国也是坚持“必杀侂胄,始可和”。)
至于赵构为什么一定要求和,那是另一个问题。
秦桧当然是大汉奸,但是,若有个“汉奸排行榜”,秦桧不能排在第一位,他的前头,一定有个赵构。
为尊者讳,千载之下,竟没有几个人肯直接指出这一点,也特么的——
不晓得说什么好了。
“岳飞建议立储,只是他和赵构之间的一场小风波”,是吴浩自己的看法,不晓得史弥远咋看?
会认为岳飞的被害,确种因于他的“不循分守”吗?
如是,在史弥远心里,吴浩密奏,要求不立太子,就不仅是“火中取栗”,而真如吴浩吐槽的“杀鸡取卵”了。
或者,这只“鸡”,在史弥远眼里,已是尾大不掉,“杀”了,不但不可惜,还是必要的?同时,取出“卵”来,也算是派上了最后的用场?
哼哼。
得,我管你咋想?反正,该干的事儿,老爷干;不该干的事儿,老爷坚决不干!你就把天老爷请下来跟老爷说话,也木有用!
“这个什么密奏,”吴知古说道,“自然是不能往上递的,你看,是我回去直接回复史弥远呢,还是你给他写封信,做个解释?”
“我还是写封信罢!不然倒叫你作难了。”
“看你说的——我有什么作难的?”
吴浩一笑,“不说这个了。”略一顿,“好了,时辰到了!”
“时辰到了?”吴知古奇道,“什么时辰到了?”
“梅开二度的时辰到了呀!”
吴知古的脸一下子红了,“你!……”
“欸,再见面,不晓得啥时候的事儿?良宵苦短,来罢!”
*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8792/1145223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