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毕,萧远山手中劲气一吐,一股内力冲进慕容博百会穴,摧枯拉朽般冲进慕容博神庭,慕容博脑袋一歪,再无声息。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目睹了这桩江湖血案就此了结的玄寂等和尚念起了佛号。
“此间事了,收兵!”
临走前,李煜用饱含深意的目光瞧了少林寺一眼。
此行兵压少林,本以为最终的敌人是那个武功已臻化境的扫地僧,为此,李煜还做足了准备,随身空间里特意携带了大量的炸药包,未曾想,事情办得格外顺利,那神秘的扫地僧人从头至尾并未出现,或许是怂了吧!
大军压境,李煜并不怕那神秘的扫地僧。李煜记得原著中,扫地僧生受了萧峰一记降龙十八掌,被打折了几根肋骨,口吐鲜血,可见他也并不是无敌的,只不过武功比萧远山他们高明一些而已,可能也就是逍遥三老那种程度,或者再高一点?
反正肯定挡不住爆炸,也躲不过子弹!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李煜自然不会去为难一个苦修佛学的得道高僧,就让他继续待在藏经阁中隐居吧!
下了少室山,领兵继续往东行三十里,时近傍晚,安营扎寨,并派出侦骑,小心提防。
自一万大军强渡黄河已经三日,随军携带的粮草已然不多,且汴梁城内必然已经收到了消息,此刻朝臣们想必正在商讨如何应对这万余骑兵吧。
李煜隐隐有些担忧,没有后勤的骑兵,其战斗力无法保持长久,这是汉家兵马,周围州县皆是汉家百姓,李煜又不能像胡人那样去打草谷,祸害老百姓来保障后勤,因此只能速战速决。
好在这趟行程头两件事已经办妥了,只余下汴梁城内的那桩事情,只要能办到,后勤什么的就自会解决了。
夜已深,李煜刚刚与萧远山父子谈完。
萧远山大仇得报,自己曾经效忠的辽国却已经灭亡,契丹人大部分归于吴王帐下,其待遇与汉人别无二致,唯有一部分犹不死心的耶律王族汇集在大同府做困兽之斗,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即便曾经是契丹的高层,萧远山也并没有去投奔耶律王族的想法,因此一时间也没了人生目标,打算就此跟着儿子萧峰,看着他成亲,生子,颐养天年了。
但对于吴王,萧远山还是很感激的,若不是他,萧峰早在杏子林中就会身败名裂;少林寺中,也正是他逼死了玄慈,又使得自己手刃慕容博,报了妻离子散之仇。
因此,萧远山连带着萧峰两人自然答应了李煜提出来的要求:要父子二人陪同潜入汴梁皇宫!
这便是李煜要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在擂鼓山博取七十年功力,使自己成为武林高手,有能力自保;兵压少林寺,为萧峰报仇并获得萧远山的感激,借此让二人暂时护卫自己;命路求索率领骑兵在汴梁城外迂回袭扰宋军,调动小皇帝和朝廷的注意力,而自己则趁夜潜入皇宫,面见太皇太后。
这其中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当然,太皇太后已经不省人事良久,见了也没法子开口说话。何况朝中如今是小皇帝做主,朝臣也反对李煜在辽地搞得“土改”政策,难得的上下一心。
不过,太皇太后那里有调兵的虎符,也有太后的印信,自然可以大做文章。
翌日,被阿朱易容过的李煜与萧远山父子三人早早就脱离了大部队,骑上快马,一路上换马不换人,早了路求索两个时辰混进了汴梁城。而路求索则率军疾行两百里,于傍晚兵至汴梁城外。
城外突然多了一股骑兵,汴梁城立即关闭21座水陆城门,城防士兵彻夜守城,谨防骑兵偷袭。
赵煦紧急诏令枢密使曾布,令其赶紧商讨如何应对。
曾布也很郁闷,虽然一天前便收到了洛阳传来的消息,吴王胆大包天亲率万余骑兵“入境”,但枢密院众勋贵朝臣商讨了一天也拿不出个可靠办法来!
能对付骑兵的只有骑兵!大宋,仅有的那一点骑兵全在西军,还被西夏拖住了,鞭长莫及!而能防御骑兵进攻甚至能战而胜之的重步兵汴梁倒是不缺的,大宋有钱,府库里武器铠甲多得是,就算是临时武装,也绝对能弄出一只重甲步兵来,吴王妄图凭借一万骑兵拿下汴梁城,那是痴心妄想!
但重步兵这玩意儿它撵不上骑兵啊!
只能硬抗伤害,不能追击,只要吴军的领兵将领不傻,就绝对不会对着重甲步兵冲锋!
只要黄河对面的吴军不过河,曾布绝对不担心汴梁城的安危,他担心的是自己的官帽:吴王弄这么一只骑兵在汴梁城外转悠,而自己拿他却没办法,官家如何不恼火?自己这个枢密使还能坐的稳吗?
但想要除了这只恶心人的骑兵,且不论战力,宋军至少得有马吧,而大宋那马政……纸面上的战马那是真不少,甚至有些老寿星战马是从仁宗时代活过来的呢!
“官家,为今之计,只能谨守城池,同时严令黄河南岸的驻守将士谨守大营,不得随意出击了。”曾布苦笑的说道:“官家不必忧心,吴王是潜渡黄河,想来随军并未携带多少粮草。观其在北地对待百姓的善……呃,行为,也不像是会纵兵祸害百姓的。只等其粮草耗尽,自会退去的。”
朕倒是希望他会纵兵祸害百姓,这样他的名声就彻底臭了!君不见,这几月来有多少百姓偷渡黄河去投奔他的么!
年轻的赵煦愁苦的叹了一口气,叹息道:“也只有如此了!唉,国事艰难啊,朕也只有靠你们这些士大夫出谋划策了!”
天色近晚,夜幕降临,而此时的李煜,换上了一身夜行衣,悄悄靠近了皇城。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9437/1137687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