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库斯特和他的手下们在战场上进展顺利,把敌军的进攻彻底粉碎,并一路把他们赶到了郊区之外,德军被包围的形势不再明显。
但远方柏林传来了一个看起来不好,可又挺不错的事。
库斯特接到一封信,上面写着:
“我,鲁登道夫,与兴登堡元帅将于星期一发动对现任参谋长法金汉的政变,届时我们将接管部队。望你能看在共同作战的情谊上,帮我一把。”
虽然库斯特对这俩人的印象并不好,但那是德国人自己的事,管他干什么呢?
他亲自接通奥地利的电话,把信上的事如一禀告给了维也纳方面,顺带问候了几句皇帝的健康问题。
确保自己的祖国知晓此事后,他又去忙活其他事。
为了不让士兵知道影响士气,各种渠道被封闭,就连阵地都不让出去。
一部分知情或是参与其中的军官被严格限制,这些人的一举一动都将在库斯特的眼皮子底下。
在前线,他加强防御,因为他觉得,政变时期所带来的风波对前线战事影响很大,特别还是在指挥官的调动,这一期间内军队近乎没有主动作战的能力,不能进行任何战略活动。
不过库斯特还是乐观的,毕竟他们占优,不是吗?
然后不久,他就接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土耳其在北非遭到协约国联军的联合进攻,遭受惨败被迫放弃北非广大领土,向苏伊士撤退。即使德国殖民地军队吸引了不少仇恨,但掌握苏伊士运河的土军才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土耳其战败也不是很耻辱,它也有理由的。
他打的是什么人?是装满美式装备的协约国联军啊,他那破拖鞋随便配把步枪就能挡住吗?挡不住。
库斯特也不是没见过他们的简陋,能够失败情有可原。而且最近法军的装备也越来越好了,这无疑是有了个好干爹保养。
两件糟糕事融合在一起,从而让同盟协约两阵营之间,主动权互换。
不过换的地方只有北非,同盟国在欧洲的势力根深蒂固,而且还有战败俄国源源不断送来物资,人民的不满情绪也成功被压制下去。
值得一提,俄国人为了凑齐战败物资的运输,在和平年代纵兵抢粮,把自己的同胞亲手杀死,然后把几百条人命和几斤粮食一块交到德国人手里。
这导致了俄国境内的饥荒不断,叛乱四起,但驻扎在那的德军主动帮忙镇压,一些投降的二鬼子也参与其中,一起剥削者俄国农民。
许多殃国殃民的事例迫使这个国家的百姓跑出俄国,哪怕是跑到西伯利亚也比国内城镇待着好多了。
恐怕离革命的到来不远了,但前提是要能打得过驻扎在那里的德军,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就不要妄想任何反帝政权建立的可能性。
这些事情与库斯特都毫无关联,他也不想卷入其中,专心打好自己的仗,把勒芒的那些军队解围出来就行了。
不过有一个承诺着实吸引了他,让本处于中立的他也倾向于兴登堡二人。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39563/10760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