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岳飞再世,武穆称雄 > 第21章 除恶务尽

第21章 除恶务尽

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儿,尖着嗓门儿答应着,跳了出来。

竟然动作还很连贯,扑通跪倒在地,和蔡京并排。

“童爱卿请起,过来说话。”

宋徽宗竟然走过来,拉着童贯的手,将他拉了起来。

这要是蔡京,死活他也不敢起来,可是童贯不然,竟然就坎儿骑驴,皇上一拉,顺手就蹦了起来。

看得蔡京又心凉又眼热。

我和皇上的关系还是不行啊!看他和那个老太监多亲密?

现在他什么都不敢说也不敢动,连和童贯打个招呼都不敢。

宋徽宗三言两语跟童贯介绍了少一个的蹊跷,说的气冲冲的,好似受了委屈,孩子在和大人诉苦。

童贯听罢,笑了笑说到:“主子听秉,这事咱家还真知道一二。是这样……要不,还是让影一来说。”

没等宋徽宗回答,童贯就尖着嗓子叫:“影一,你给咱家出来一下。”

也不知道他是对哪个方向说的话,突然眼前一晃,一个影子隐隐约约晃了一下,还说话了:“请吩咐。”

这要是光明正大之人,估计当场得给吓跑,可是这三个人都无动于衷。

毕竟经多见广,比这更诡秘的事情都没少干。

童贯对那个影子吩咐:“影一,你把张商英那事说给皇上听听,让皇上知道咱家的人都很能干。”

“是,媪相大人!那张商英非常奸诈,本来是在元佑党人名单中,他却使出浑身解数将自己的名字去掉,以至于陛下的御旨一百二十人落了空,只剩下一百一十九人。”(注一)

宋徽宗一听就火大了:“谁如此胆大,敢篡改圣旨?”

影一说:“元佑党人人多势众,此事牵扯甚广,而且张商英此人也是在新党和旧党之间左右逢源,极为狡猾,两边都不得罪,到现在为止,我们只能确认是他的主使,实际上皇上是正确的,元佑党人就是一百二十人。”(注三)

宋徽宗感到被狠狠地打脸了,对童贯下令:“出动你的‘烛影’人马给我一查到底!还有,必要的时候,出动‘斧声’人马,不杀几个简直太猖狂了。”

蔡京提醒道:“陛下息怒!太祖的三戒还是要顾及的。”

宋徽宗怒道:“不杀他们,他们就要来杀朕了!对了,还有,那些人不是什么士大夫吧?杀他们何妨?”

难得地,宋徽宗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也是平常装得太辛苦。

他也有时候叹气,怪不得都不愿意当好人!

朕不过就是装一装,都这样难受,何况真的当好人乎?

蔡京一看棘手的事情都交给了童贯,不由松了一口气。

哪里想到,宋徽宗并没有放过他。

“还有,蔡京你也给朕盯住,这事都是你的责任,将功折罪,你不会不懂吧?”

蔡京听得一肚子丧气,倒霉事怎么都被我遇到了?

影子早就不见了,童贯也一起消失了,反正他们就是那样,需要的时候,随叫随到。

不招呼他们,平时一个都不见,不知道躲到了哪里。

比老鼠还贼,老鼠有时候还偶然可见,哪怕是皇宫里都不会落空。

蔡京本来想着这一打岔,今天的书写就到此为止了,哪里知道其实不然。

不得不说,宋徽宗在书法上的坚毅精神还是不错的,他还惦记着那个誊写名单的事情。

他可没有意识到岳飞会说他不务正业,即使意识到他也不会在乎。

估计还会怼岳飞一记:你比朕更不务正业,小孩子家家搞什么穿越!

比起你来,我这是无比正常你知道不?

别说宋徽宗很快作出调整,马不停蹄开始书写“邪中”等级的官员名字。

首先是赵越,然后就是朱光裔、王忠恕、刘质夫、邓允中、王岐、谢鉴、苏处厚、高公湜、吴伟。

反正宋徽宗这些人一个也不认识,写起来很是专心一致。

接着是江询、刘冲、萧刓、刘戣、宋勋年、吴文规、张鉴、狄瑾、郭畤、杨令。

别说宋徽宗,即使蔡京,也没有几个认识的。

接着是刘宪、张痴、任宝贤、任伯雨、苏大本、沈街、王箴、陈师锡、王发、吕陶。

这些人都是在元符时期上书反对新政的,不管官声政绩如何,一律根据他们的立场抵罪。

接着是李浩、王履、陈师道、上官公裕、刘天启、张耒、史彭年、梁俊民、黄谹、李赓。

这些人无一例外,反对熙宁变法,反对元丰新政。

接着是李升、杨垣、薛逢、梁景初、李霪、张戴(注五)、耿毅、刘涣、李平、刘廓。

接着是李孝迪、陈中夫、张永弼、张戭、李良翰、窦诵、黄安期、孙大临、张恕、宋寀。

接着是李痴(注六)、马衷、高定、唐秬、富开、鲜于绰、韩英、范锷、陈象古、王天常

接着是宁祖武、李干、翁升、邵伯温、张上行、韩安岳、商师中、宇文譓、李知远、吴瑰。

接着是潘见素、苏之悌、张苏、李闳、衡石、祁彭年、陈喆、叶世英、孙琮、毛随。

接着是杨敦仁、檀固、许广渊、李云从、夏侯景仁、唐广仁、许邵、高徽、杨明、郭简修。

接着是黎延、孙秉善、陈升、朱曾、陈琰、段察、武仲荀、姚讽、王望之、李由颐。

接着是苏迥、段黉、冯伯药、陈良能、王迥、赵孝立、宋之珍、楚兴宗、陈??(注七)、李晋裕。

还有冯千里、高士戬、韩晞、王彦升、张确、刘奕、王中师、范埴、贺昌辰、张及。

还有张铎、鞠铎(注八)、鞠嗣复、曹公裕、裴迪祖、王佑、梁安国、晁说之、王奥之、刘经国。

还有倪直孺、王夷约、杨天惠、刘觉、陈策、李处仁、朱恪、路昌衡、周鼎、李圭。

最后还有一个,陈缜。

皇上终于写完了“邪中”匪类,摇了摇酸痛的手腕,松了一口气。

写的时候哪怕是已经非常熟练,也必须全神关注,不然会写错了字。

平常百姓写错了问题不大,重写而已,皇上写错了就麻烦大了。

因为皇上是不能犯错的!

说话都不能错,叫作君无戏言,出口就是法令,就是谕旨,就必执行。

口说无凭的东西尚且如此,何况皇上御笔亲书?简单说,那就是错了也是对的。

否则,谁敢评断皇上是错的?胆肥了你,脑袋不要了?

要不说伴君如伴虎呢。

可见蔡京这活也不是好干的,否则他也不会四上四下了。

蔡京躬着腰仔细数点人数,突然发现似乎多了一人,本来是一百五十人,现在成了一百五十一人!(注四)

难道这是皇上故意增加了一个人?

我是指出来还是装聋作哑?

不对!

皇上这是在玩儿指鹿为马,考验我的忠诚度!

绝不是考察我的记忆力以及实话实说的品质。

好险!幸亏我机灵!

——————————————————————————————————————————

(注一)《宋史纪事本末》为百十九人,《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也说百九人。但是,《宋史·徽宗本纪》、李埴《皇宋十朝纲要》都说是一百二十人,现统一说法第一批入元佑党籍碑为一百二十人。根据徽宗本纪,徽宗于重宁元年九月乙未,“诏中书籍元符三年臣僚章疏姓名为正上、正中、正下三等,邪上、邪中、邪下三等。己亥,籍元祐及元符末宰相文彦博等、侍从苏轼等、余官秦观等、内臣张士良等、武臣王献可等凡百有二十人,御书刻石端礼门。庚子,以范柔中以下五百余人为邪等,降责有差。”

(注二)徽宗本纪(二)中所说的一百二十人和名单所列的一百一十九人所差一人,定为张商英,因为崇宁二年,张商英列入元祐党人。根据《宋史》崇宁二年“八月戊申,张商英罢。辛酉,诏张商英入元祐党籍。”这里明确说徽宗亲诏将张商英入册元佑党籍。而第一个元祐党人籍碑120人专门网罗的是元祐党人,故张商英在劫难逃。同时,下诏立碑和下诏定张商英为元佑党人只有不到一年时间,碑文加入他一个名字应该来得及。还有,为了保证诏书的正确,在原来一百一十九人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张商英很有必要,何况这个人还是徽宗亲自下诏厘定的元佑党人。

(注三)《宋史紀事本末/卷49》九月己亥,立黨人碑於端禮門,籍元符末上書人,分邪、正等黜陟之。時元祐、元符末羣賢貶竄死徙者略盡,蔡京猶未愜意,乃與其客強浚明、葉夢得,籍宰執司馬光、文彥博、呂公著、呂公亮、呂大防、劉摯、範純仁、韓忠彥、王珪、樑燾、王巖叟、王存、鄭雍、傅堯俞、趙瞻、韓維、孫固、範百祿、胡宗愈、李清臣、蘇轍、劉奉世、範純禮、安燾、陸佃,曾任待制以上官蘇軾、範祖禹、王欽臣、姚勔、顧臨、趙君錫、馬默、王蚡、孔文仲、孔武仲、朱光庭、孫覺、吳安持、錢勰、李之純、趙彥若、趙卨、孫升、李周、劉安世、韓川、呂希純、曾肇、王覿、範純粹、王畏、呂陶、王古、陳次升、豐稷、謝文瓘、鮮于侁、賈易、鄒浩、張舜民,餘官程頤、謝良佐、呂希哲、呂希績、晁補之、黃庭堅、畢仲遊、常安民、孔平仲、司馬康、吳安詩、張耒、歐陽棐、陳瓘、鄭俠、秦觀、徐常、湯馘、杜純、宋保國、劉唐老、黃隱、王鞏、張保源、汪衍、餘爽、常立、唐義問、餘卞、李格非、商倚、張庭堅、李祉、陳佑、任伯雨、朱光裔、陳郛、蘇嘉、龔刔、歐陽中立、吳儔、呂仲甫、劉當時、馬琮、陳彥、劉昱、魯君貺、韓跋,內臣張士良、魯燾、趙約、譚裔、王偁、陳詢、張琳、裴彥臣、武臣王獻可、張巽、李備、胡田,凡百二十人,等其罪狀,謂之奸黨,請御書刻石於端禮門。考证:这个名单虽然直接是一百二十人,可是其中的呂公亮,除了这里出现,其它史籍均无记载,他既然名列前茅,不见他的事迹绝无可能,由此可以判定这个人是错误记入这个名单,实际上并没有这个人存在,故此这个名单的一百二十减去吕公亮,依然是一百一十九人,加上张商英才足一百二十人之数。

(注四)《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三

(注五)张戴,原名张諟(根据《会要》)改成张戴(根据《长编》)因为《长编》的“邪下”有张諟之名,而《会要》的“邪中”类没有张戴,长编的邪中则包括张戴。

(注六)李痴,《长编》未载,根据《会要》增补。

(注七)??,此字为孤僻字,所有现代史籍均无法打出,只有在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列表可以查到,特此鸣谢。

(注八)鞠铎,《会要》未载,根据《长编》增补。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40460/11249933_2.html

本站地址:zerifeisheng.com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

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

最新小说: 兰芳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