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进了屋,舅妈也在,舅妈瘦瘦高高,坐在炕上纳鞋底,如今可没有人做鞋了,舅妈不但在纳鞋底,还穿着偏襟的中式衣服,还未说话就先笑了。
张罗着两人在炕上坐下,李舅爷知道他们要来,早早的把西瓜在水里泡着,冰冰凉凉的,这时候才拿出来切。
“自己家种的西瓜,等你们俩回去都带上几个。”
张万龙嘴里塞满西瓜,说话也含糊:“抱不动啊,不用了。”
“让你舅爷套上牛车送你们。”舅妈看着年轻人吃得香,就高兴。
“舅妈,不用了。”张万龙不好意思了。
前几次被堂哥教育过,他也不像以前那样人家给就拿着,哪怕是亲戚也不好意思这样做。
“小龙长大了。”舅妈笑着夸了一句。
张万龙嘿嘿地笑,二哥说的果然很对啊。
原来以前他还真是不懂事,也听不出客套更不知谦让。
李舅爷陪两外孙坐着,他抽的是旱烟袋,烟袋锅里塞满旱烟,旱烟袋点烟也是有窍门,火机围着烟袋锅四周点,一边点烟一边用拇指按压烟袋锅里的烟,上面一层都点燃了,这烟就点着了。
问过外甥学业的事,他早就知道外甥回家搞农业的事:“年轻人有抱负有想法很好,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舅爷,果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是比我二大爷强,你是不知道前几天我二大爷还赶我二哥回城找工作呢,要是有你这觉悟多好。”
李舅爷当年也是念过高中的人,当年李家也算是富户,李舅爷两个妹妹如今都在国外,只有李舅爷留在了乡下。
李舅爷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文质彬彬的,张新阳也觉得舅爷很特别,别人放牛觉得是苦差事,李舅爷放牛却更喜欢欣赏野外的景色,每次放牛回家看到好看的野花会采上一把带回家。
就从采花这点上来说,现在的农村妇女都很少做,舅爷却很享受采野花的乐趣。
“你二大爷是望子成龙,也没有错。”李舅爷也不说谁不好,很是公正,“新阳,你也不要怪你爸,你要理解他,等有一天你当父亲了,就会明白他的苦衷和期望。”
“舅爷,我知道,我不怨我爸,是我太任性。”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不叫任性,要是你这个年龄还没有股冲劲,就不是年轻人了。”李舅爷拍拍他的肩,以示安慰,“现在年轻人想种地的少了,都想挣钱又不受累,天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付出与得到都是相对的。小龙也是,别天天只知道玩,你也不小了,这次你二哥回来,你跟着好好学,年轻人学东西快,没念那么多书不要紧,那就从实践中学经验。”
“舅爷,你说得太对了,我现在就跟着我二哥干。”张万龙爱显摆,把路上听堂哥说的稻田养鸭说了。
李舅爷点头:“你二哥说得不错,我们这边搞绿色有机水稻也只是少数人,还缺少专业的发展模式,缺少这些专业人,你二哥不就是专业人吗?现在他回来了,等搞起来了,我们还要去他那学经验呢。”
张万龙咋舌,没想到真被他哥说中了,还真是这个问题,如此心里越发信服二哥。
吃过西瓜,李舅爷知道外孙是学农业专业的,对这些也感兴趣,带着他去看了自己家后面关着的鸭群。
水稻出穗时,鸭子就不能再往稻田里放养,这时就需要家里喂饲料了,不过时间也不久,进了九月鸭子长到三四斤就可以卖了。
三百多只鸭子,放在房子后面一大片空地,空地中间有挖出来的水池,四周有网拦着,人一过去,一群鸭子吓得“嘎嘎,嘎嘎”直叫,“哗啦啦”的向水里扑过去,鸭毛掉了一地的。
“吃鸭肉最好是秋天和冬天,夏天鸭肉比较柴,不过咱们家的鸭子就好一些,进的也是高品种麻鸭,吃的也是田里的虫子,所以现在吃,肉质也不差。”
“舅爷,鸭子什么时候放到田里去啊?”
“五月份吧,稻子插秧后缓苗就可以了,鸭子粪便可以当肥料,它们在稻田里活动还能让稻株之间透气。一亩地大约放二十只左右的鸭子,稻子出穗,鸭子就出栅。”
“那还挺好养的,也不用管,你们县里已经看到前景了,为什么别人不弄啊?”张万龙有很多疑问。
李舅爷耐心地给他解释:“养起来也不容易,稻田里的虫草不够吃,还要喂些粮食,每天晚上都要关回鸭舍里,有黄鼠狼偷吃鸭子,刮风下雨都不能耽误,可比上化肥喷农药种地辛苦多了,产量又不高,现在哪有人愿意吃这样的辛苦。”
“现在很多人都买绿色有机大米,价格也高啊,他们怎么不看看农民的辛苦,种植的艰难啊。”
“咱们家自己这样种知道是有机米,可是外面买米的人知道吗?相信吗?所以种出来的米还是得有人收,价格是比普通米高一些,但是收粮的人拼命压价,他们同样不知道有机稻种植的艰辛。”
张万龙点头:“这个我懂,我二哥也说了现在农民卖粮没有自己的渠道,都被中间商挣去了。”
“你二哥念的书多,又在大城市待过,还是专业学这个的,你要好好跟他学。”
这是今天张万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但他一点也不反感,他哥懂的是多,他要跟着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而且一些问题明明他哥没有种过地,听说之后,就能分析出来,就像今天说起舅爷家稻田养鸭法种地的事情,二哥直接就分析出来里面的问题。
兄弟两个中午在舅爷家吃的饭,舅妈炖的鸭子,切了一盘咸鸭蛋,拍了黄瓜,都是自家人,没有买别的菜,鸭子炖了一大盆,全家里现成的食材,现摘现烧,即省事,又新鲜。
一共杀了三只鸭子,张万龙和张新阳帮着摘鸭毛。
舅爷有三个儿子,都不在村里,两个念书留在了城里,三叔虽然初中毕业就下来了,不过从小就对木工感兴趣,跟一个老木匠学了木工,手艺在三河这边名气不小,学成后就去了城里,接的活能排到几个月后,想想他的技术有多牛气。
所以平时都是老俩口在家,难得家里来人,还是外甥,李舅爷高兴,忍不住喝了一杯,舅妈劝着不让他喝,说还要赶牛车送他们,张新阳拒绝了,坚持走着回去。
结果就在回家时,和堂弟合力抬着一口大木箱子,里面装的全是腌好的咸鸭蛋,另外每人另一手还提了四只鸭子。
远远出了舅爷家的村子,张万龙才笑出声来,他们俩这副样子实在是搞笑,他还搞怪地哼起了《回娘家》这首曲子。
先到老婶家,咸鸭蛋放下一半,东西轻了一半,两人又休息了一会儿,这才又抬着东西往前屯走。
等张新阳带着东西到家,太阳都下山了,不过余晖未落,天还亮着。
张万龙放下东西就走了,没留下吃晚饭,张母把新拿回来的咸鸭蛋煮了一盘子,张老汉吃饭时问了问李舅爷的身体情况,听着人很精神就没再多问。
张母却说责怪一句儿子拿回这么多的咸鸭蛋,张新阳苦笑,他是真不想,这还是他们俩只能抬一箱子呢,舅爷那可是准备了两箱子。
结果第二天,李舅爷就赶着牛车来了,拉了一箱子咸鸭蛋,还拉了二十多只鸭子过来。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41485/1274739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