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之所以急着恢复和明朝官方贸易,哪怕半官方贸易,是有内外两层需求。
对内,幕府大小名们需要服饰来衬托自身的富贵,蟒缎则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另外一方面,随着“借道李朝,伐明”的失败,让幕府清醒的认识到丰臣秀吉那条路行不通。既然打不过,只能重新搞贸易。
对外,西方殖民者以教徒为利器,不断侵蚀倭国的文化和大小名,由此出现了切支丹大名。
这种做法,严重威胁了幕府的封建经济和等级制度,“锁国”是迟早的事。
能取代南蛮贸易的,只有他们眼中的明国了。
杨承应也有这方面的需求,给自己的产品找到倾销市场,通过频繁的贸易,发展海洋经济,以对抗北方强敌……
还有明廷!
自从天启皇帝上次停掉了金州镇的钱粮供应,嘴上说恢复,实际上一粒米、一两纹银都没给。
加上镇内去年一场旱灾,迫使杨承应不得不暂时离开金州镇,出去搞钱和粮食。
粮食方面,杨承应的目标锁定在这一批来自江南的富商。
饿了他们半天加一晚上,到了摊牌的时候。
牢门咯吱一声,被人从外面打开。
陈老头艰难的抬起头,眯着眼望向走进来的人。
“陈公,挨饿的滋味不好受吧。”杨承应道。
一看到杨承应,陈老头艰难的爬起身,哀求道:“杨帅,我知道错了,求您饶了我这把老骨头。”
杨承应笑道:“陈公误会了,我哪有关你们一辈子的想法,只是提醒你们。以后再干这种事,我决不轻饶。”
“是是是,我回去以后,立刻给金州镇送来粮食。”
杨承应静静的望着他,却不接过话茬。
陈老头懂他的意思,又加了一句:“我会动员家乡的富商都给您送粮食,请您尽管放心。”
杨承应这才笑道:“早如此,哪有今日的麻烦。你就不必回去了,让他们回去筹措粮食就行了。”
陈老头心里一个咯噔,自己要被当成人质了。
“你随我到倭国,我带你赚大钱。李朝已穷得跟什么似的,哪有倭国值钱。”杨承应笑着说道。
原来是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啊!
陈老头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也不得不佩服杨承应的路子野。
杨承应把这群来自江南的富商都放了出来,请他们在馆驿安歇。并让陈老头挑选十几名商人,随他前往倭国。
其余商人返回江南,把粮食运到金州镇,交给在文馆当差的宁完我。
等这批粮食一到,立刻向市场倾销,打击居高不下的粮价。
盖州,总兵府。
“我走之后,你们要越发小心,防备建虏偷袭。”
面对留守盖州的诸将,杨承应叮嘱道。
“请大帅放心,属下一定细心巡查,绝不给建虏钻空子。”
身为主管全镇军事的祖天寿,站出来迅速回道。
祖天寿作为历史上明亡清兴那段历史,颇受争议的一员名将。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43682/1336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