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演员们想象过最后一场戏该怎么拍,甚至做好了不停ng的准备。
因而孙有明宣布一条过的时候,众人脸上都有惊诧,还有迷茫。
齐妙强捺住心跳——她和顾熠在这场的对手戏最多,她记得顾熠最后看向她的眼神。
那一瞬,齐妙清晰地意识到,她被顾熠带动了。
属于沈遥的情感传递给了俞盈,进而让她投入到了俞盈这个角色当中。
和顾熠的合作时间越长,齐妙越是清楚顾熠的可怕之处。
她真的看不到他的上限。
在齐妙接触过的角色里,沈遥已经是很难驾驭的了,这类角色挑选的往往是经验丰富的成熟演员。
顾熠经验并不丰富,或者说,他用天赋展现出了不逊于成熟演员的演技,越到后面越让人心惊胆战。
齐妙和经纪人吐槽:“我现在知道什么是后浪了。”
放在偶像圈,齐妙这个年纪已经快跳不动了,可放在电影圈,她年年都是新星。
电影圈的人才凋零比电视剧圈更严重,毕竟圈子整体更封闭,对演员的长相、演技要求都更高。
齐妙拿过云星奖最佳新人,在女演员里属于比较能打的,她也和同龄、甚至年纪比她轻一些的演员对戏过,可没有谁比顾熠更让她体会到危机感。
齐妙不由同情起了注定要和顾熠对上的男演员们。
自《一枚信笺》定角以来,各家公司的通稿发了不少,都是落选沈遥的男演员在表达自己的遗憾之情。
齐妙之前觉得他们挺遗憾的。
现在想想,等《一枚信笺》上映之后,他们大概会更遗憾。
……
孙有明的笑容几乎都止不住了,最难的一场戏顺顺当当拍完,这就是最好的兆头,接下来的戏份不如这一场重要,只要按这个节奏拍,电影绝对可以提前收尾。
孙有明觉得自己还是有点运气在身上的,如果不是偶然听了好友的推荐,他绝对不会碰上顾熠,《一枚信笺》的拍摄计划必然要一拖再拖。
顾熠就像一块原石,已经一点点打磨出光泽了。
接下来的拍摄果然没有出乎孙有明意料,进度比想象中要快很多,顾熠许多镜头都是一条过。
在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一条过的情形其实并不多见。
因为电影的画面要更精致,在银幕上更容易暴露出演员自身的缺点,许多看似经典的镜头,都是由导演一点点磨出来的,演员的神态、动作、姿势……或许经历过数十次的修正。
很多在银幕上发挥出色的演员,往往会在电视剧中显露原形。
因为电视剧节奏更快,导演没有耐心纠正演员的缺点,一场戏就有数句台词,一部剧拍完,演员的拍摄时长要比电影长许多倍,这也是很多演员被诟病拍戏公式化的来源。
孙有明觉得,顾熠拍的后面几场戏几乎没有瑕疵。
他不是那种追求零瑕疵的导演,那些导演大多摄影师出身,对镜头天然要求严苛,他们拍的不是电影,而是艺术品。
艺术品精致归精致,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而《一枚信笺》是讲人性的作品,必须更接地气一些。
孙有明甚至不要求演员们的拍摄对标最后一场戏。
正如顾熠所说,他讲不出具体该如何拍摄,靠的是感觉。
电影史上的许多经典镜头也是源于灵光一闪,灵感恰巧在那时那刻那个场景出现,想再复刻也毫无可能。
……
陆续拍了半个多月戏之后,《一枚信笺》在西北影视基地的拍摄已经全部结束,顾熠和俞盈还要补拍几场在海外的戏份,其他演员的戏份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顾熠已经是全剧组公认的演技派了。
剧组的工作人员最喜欢的就是他这样的演员,省事话少还刻苦,给打工人节约了劳动时间,作为主演,他平时其实没什么存在感,到了拍戏的时候,存在感就会无限放大。
杀青宴上,顾熠几乎被全剧组的工作人员加了微信,签名也送出去不少份。
吴庆春端着酒杯,一番舍不得的话说得特别情真意切。
顾熠刚来剧组的时候他有些看不上,说了不少难听的话,眼下和顾熠关系好了,吴庆春心里难免觉得愧疚,一晚上“我看好你”就说了十几遍。
“老吴动真感情了。”副导演忽然想起来,“通稿还没撤吧?”
“没。”孙有明道,“老吴说的话,人家年轻气盛的哪里瞧得上?”
吴庆春和辛如晨虽然是同一个经纪人,但岁月影视那边的重心一直在辛如晨身上,吴庆春也就是资格老,他从年轻时候就开始演配角,年纪大了还在演配角。
当年当过主演的一批演员都开始演主角的爹了,吴庆春这种万年男配更是混不出头。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47272/1481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