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想当时那个时刻,是什么让我拼命地找出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来。因为孩子不受我管控,我失去了对他的控制,我很无奈,我对局面没有管控,我很慌张,于是我只好扯出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想逼他就范,想让他顺从。哪怕只顺从一件事情,那我就觉得有控制感了,我就会觉得有安全感了。
可是,我的儿子不愧是去到了我想让他去到的那个方向,不恐惧,不屈服外力,哪怕他老妈再说出更多的事情,他也照着他的心意做,不受我控制!
我现在眼前的图景是,我站在一个茫茫的荒原上,只有我一个人,找不到方向。没有任何其他人,也没有任何物体可以让我依赖,哪怕我能找到一丁点儿的可以让我依靠的东西,我也会觉得有点点确定感。
是的,就是那种不确定感,让我迷惘,让我失去方向,让我很恐惧。
-------------------------------------------------------------------------------------------------
我后来想了想,想明白了无非就是两件事情嘛!
一件是,我想用梳子,想梳头,这是我内心的真正的需要。而且这个需要特别的简单,何必扯出那么多与之无关的事情呢!
多年了,没有关注自己多年了。我已习惯向外,向外付出,同时向外索求。失去自己多年的现在,就回到自己吧,去看看,去察觉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去满足它。它需要被满足,更值得被满足。
第二件事情,就是对于儿子的房间的整洁度不满意,已经是很久的事情了,至少有两年。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为此产生的矛盾也很多。
人和人是如此地不同,有人爱整洁,有人爱随意。成人尚且如此,孩子也是一样,何况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嗯,青春期,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正是你(家长)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做什么的时候。
而我恰恰是对家里的整洁程度是比爸爸和儿子更多的,这方面的唠叨也是最多的,于是儿子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呗!于是,我现在更加理解儿子了。
现在,这部分的后果是儿子自己说“你别进我房间”,或者“你进我房间,我就害怕,害怕你看到房间里又会说。”
罢了!闭起我的嘴巴吧,对于儿子的房间,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最多提醒一下(但不要太多)。但全家的公共区域,就是会提醒儿子去做的,去邀请或者要求。
-------------------------------------------------------------------------------------------------
想清楚了,于是我敲儿子的房门。
“干啥?”儿子用不太友好的口吻回答。
我说我要进去,然后和他说了我的发现,我发现自己的需求很简单,就是需要一把梳子,但是因为梳子没有找到,扯出很多事情,是我做的不合适。
然后我还告诉他我小时候的经历,只能顺从父母,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所以我长大了后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是要求孩子要听话。如果孩子不顺从,我就会找出其他很多事情来。
儿子收到了,因为他开始听我说,还和我探讨这个问题。并且他主动在房间里找梳子,虽然梳子还是没有找到,但是我知道,我们和解了!
-------------------------------------------------------------------------------------------------
我还有个额外的发现,就是没有梳子好像没有像开始那样使我困扰了。
刚开始,受到儿子的拒绝后,我被迫从儿子房间离开,我走到洗手间的镜子前,发现自己头发乱糟糟的,感觉自己的状态糟透了。没有梳子这件小事几乎就要把自己打败了,自己也惨兮兮的。
但是,当我和儿子后来的整个交流结束后,因为还是没有找到梳子,但是没有梳子也要收拾头发呀。于是我又到了同一个镜子前。同一个形象(因为没有改变过),但是看到的状态是不同的。我用手捋了一下头发,嗯,还行,把头发束在一起,还可以呀!没有梳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呀!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困扰自己的不是客观发生的事物,而是自己对这件事物的看法。境随心转,看法变了,情境也就变了。原来再多大,多难,多让人窒息的事儿就如风轻云淡般地飞走了!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55388/1692580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