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站在清澈的潭江边,凝望着赤坎古镇河岸边那一溜长长的高大的骑楼。
远处的江畔,还有若干个错综排列的碉楼。
这种中西合璧风格的碉楼,只有这个地方才有。
这次他又是旧地重游。
他心中又有感慨了。
前世他来过这个镇,当时这个镇已经被清空了,成为一个影视旅游基地,里边没有人居住,只是一个景点。
进这个镇子就要买门票。
这一世他看到的却是一个活着的古镇。
赤坎古镇在粤西的五邑地区,这是著名的侨乡。
20世纪初,这里也是西方文化最早传播进入华夏的地区。
尤其是赤坎古镇,堪称西方文明进入华夏的桥头堡。
所以季宇宁把描写电影和电影人的那部电影天堂电影院的外景地放在这个古镇上。
因为电影本身就是从西方传来的舶来品。
前世天堂电影院这部电影,是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1988年拍摄的第二部电影。
但这部电影的创意应当是1986年就有了,所以季宇宁要提前把这部电影截胡,并改编为华语电影。
改编后的故事就发生在赤坎古镇。
“小方超,这段时间有没有听你朱爷爷的话,早晚喝牛奶啊。
多喝牛奶才能长大个子。”
电影中的主人公童年时代的多多仔,就是前世原片中的多多,由八岁的小演员方超来扮演。
他是目前国内少有的非常会演戏的童星。能找到一个会演戏的小孩很不容易。这也是季宇宁提前拍摄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
他记得前世方超长大后因为身高不够的问题,所以不能进入艺术院校。就是因为他小时候到处去剧组演戏,那时候的剧组通常都比较艰苦,营养没有跟上。
所以他要求方超在剧组的时候,每天早晚都要喝一盒牛奶。
电影一开始,故事发生在20年代末的华夏。
这时候电影已经传入华夏,在赤坎镇上已经有了第一家电影院。
电影中多多仔在镇上的生活,是从1929年前后一直到1937年离开。这段时间正是电影的有声电影时代。
1927年电影进入有声电影时代。电影不再是默片时代的视觉艺术,而成为了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电影进入它的成熟期。
1935年诞生了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声音和色彩的结合,使得电影更加的自然,电影艺术愈发精益求精了。
多多仔姓谢,他的父亲是军人,死在了1928年的泉城。死在日本人手里。
之后,他和他的母亲在镇上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在电影中他曾问他的师傅,那个老放映员,泉城在哪里?
老放映员叫关旭,也是电影的男一号,由京城人艺的朱旭扮演。
电影中还有好几位人艺的老演员,像黄宗洛扮演镇上负责审片的那个老乡绅。
他和扮演神父的彼得奥图,共同来审查电影的内容,一旦碰到一些需要剪掉的画面,两个老头就一起摇铃。
英诺诚则扮演电影中女一号司徒秀的父亲,这是一位镇上大钱庄的东家。
他是绝不允许多多仔追她的宝贝女儿,因为门不当户不对。
她的宝贝女儿司徒秀,是由陶惠敏来扮演。这是多多仔的初恋情人。
司徒这个姓就是赤坎镇最大的两个姓。目前国内电影方面的领导之一,就是这个镇的司徒家出来的,而他的儿子目前就在京城的北电当老师。这是两代电影人。
电影的主线内容就是电影和电影人。其中有很多二三十年代电影进入成熟期的中外电影经典。
还有那个时代的电影院以及电影放映设备的演变,这些都能够引起人们一种怀旧的感觉。
除了主线内容,当时的中外文化的交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看点。
在那个小镇上,不大的镇上,有佛教的寺庙,有道教的道观,还有天主教堂。
小镇上的人们,对于这些宗教场所都要去拜一拜,所谓礼多神不怪。
可见华夏人的宗教情节并不浓厚。
但是实际上,华夏人真正的信仰是祖先。
电影中,多多仔和他母亲以及宗族的人可以衣着随便的去各个宗教场所,但到了年前祭拜祖先的时候,则是极为隆重,极为虔诚,极为正式的。
多多仔和阿秀年少时候的爱情,也是影片的主要的内容。
季宇宁和陶惠敏赶到赤坎镇的拍摄现场的时候,他立即接过导筒。
同时也化妆上场。
他和陶惠敏演的阿秀的配合也非常顺畅,很多镜头都是一次过。
甚至连剧中有一个两人初吻的镜头,这实际上也是陶惠敏的初吻,这个镜头林妹妹居然拍得非常的逼真和自然。
之后更多的是他和已经失明的戴上墨镜的老朱旭的戏。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55542/27170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