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白衣青年身后站着四名腰间跨刀的青甲护卫和一名随从,将其他人隐隐隔绝在外。
“此人是何人?竟然敢质疑横渠先生的话。”
“看横渠先生弟子敢怒不敢言的样子,这人恐怕来历甚大。”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此人是从汴京来的,是当今宰相王相公的长子王雱王元泽。”
“哦!就是那位在十八岁前便已著书数万言,言称自己不能作小官,必当立绝世大功的王元泽。”
寂静之后,全场来旁听的书生们顿时议论纷纷。
“原来是王雱,以此人狂妄秉性,年纪轻轻著有《论语解》、《孟子注》、《新经尚书》、《新经诗义》等书,对儒家圣典品头论足,恐怕除了其老爹王安石,天下之人没有被其放在眼里的。”张斌想起王雱的一些信息,眉头蹙了起来(注)。
说起来,王雱的确是个名传千古的人物,当世还活着的人物中,王雱“獐旁是鹿,鹿旁是獐”的轶事,与司马光“砸缸”,还有文彦博“树洞捞球”的故事,即使是张斌在后世的时候都听过的。
但流传到后世的往往只有一个故事,故事中主角性格为人往往与人们相像中大为不同。
“只是此子怎么会出现在横渠书院?”张斌隐隐感觉王雱来者不善。
很快身前两名书生的对话回答了张斌心中的疑问。
“你有所不知,王雱曾经放出豪言不当小官,必立绝世大功,但如今他除了著书立作不少,博得年少聪敏,擅长作书论事的名头之外,却没有立下什么大功。”
“这事我知道,可这与今日来砸横渠先生的场子又有何关系?”
“本来以王相公淮南学派的威势,自不会将偏居一隅之地的关学放在眼中,但横渠先生的独子张斌却立下了好大的功劳,种谔和王相公亲笔署名的大顺城大捷的捷报送到汴京之后,陛下一连说了三声‘好’,在朝会上传阅捷报,众人皆从捷报上发现,此次大顺城和黑罗部战事,张斌竟然立下了首功,陛下当场言称‘张斌’为天下少有的少年英杰。”
“我明白了,以王雱的脾性自然是不爽得很,所以今天是来特意大老远找场子来了。”
“那倒不是,他是太子中允,陛下派他去大顺城给种谔和韩相公宣旨,应该是顺道来横渠书院找晦气砸场子的。”
张斌听了身前两位衣着不俗的儒生谈话,顿时苦笑连连,心想自己立下大功,却给老爹招来这样的麻烦。
不提众人的议论,张载却始终神色平静之极,甚至没有丝毫波动,甚至还虚心请教道:“你说老夫所言只得一偏,作何解?”
PS:继续苦求收藏和推荐票,虎郎给已经投票和收藏的看客拱手感谢,祝愿你们是最持久的————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56732/1755001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