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说闻言,闭上了眼睛,长长出了一口气,一副坐以待毙的样子。
伊稚斜的话说得是留全尸,另有一层含义在内。
如果中行说执意要坏了伊稚斜的事的话,他要面对的是匈奴所有的酷刑。
酷刑之中的人,求死就是最大的幸福,是所有人想起来都会头皮发麻的噩梦。
大事一定,中行说被匈奴武士带了出去。
留给中行说的生命不多了,却没有什么痛苦的。
在最后的生命里,中行说在一座上好的帐篷中,有数名女奴精心伺候着,甚至比大单于享受的服务都好。
除了饭菜之中有慢性毒药之外,中行说是整个匈奴大地生活水平最高的一个人,没有之一。
中行说对于匈奴来说,贡献确实非常大,这也是他虽然得罪的人很多,却依然可以坐稳匈奴权力中心最主要的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中行说对匈奴的贡献不大,也不会拥有中国历史第一汉奸的毁誉。
投降匈奴的人多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称为“汉奸”。
在有了赵信之后,匈奴人重新有了战略大师。
尽管赵信也是从汉军投降过来,却是土生土长的匈奴人,先是降汉再降的匈奴。
这样说来,赵信对匈奴的忠诚度也更加地高。
有赵信的存在,中行说的地位便急剧下降。
这样的结局,其实中行说早已预料到了,因为自从赵信投降之后,大单于找中行说问策的次数几乎为零。
除了一年一度的课税,中行说几乎无权过问任何事。
而中行说的课税政策和理念,匈奴人已经消化吸收得差不多了。
更加精细的统计方式,对匈奴人来说并不实用。
在匈奴人中,一个有经验的牧人,只要看上一眼,就知道牛羊的规模有多大。看上两眼,就知道有多少老的多少小的。
对于匈奴人来说,一群羊有一万头,还是有九千头,并不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然而,想要数清楚牛羊到底有多少只,每天生了几只死了几只,反而是一项繁重而又没有意义的工作。
结局早就有了端倪,只是中行说没有想到,自己的结局会这样的凄惨。
在中行说的眼中,自己即便是没有了权力,最不济也能得个善终。
伊稚斜现在要弄死中行说,不比捏死一只蚂蚁难多少。
之所以留个全尸,只是做给别人看的。
大议会的结局,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完美的。
散会之后,匈奴武士来到马括和罗杰夫身边,说:“大单于有请。”
PS:祝书友们中秋节快乐!
今天过节,差点忘记更新,吓得老桃一头冷汗。今天如果没有更新,一个月的六百大洋就没了。
书友们如果看得好看,就多多订阅,多多打赏,让老桃我早日摆脱吃低保的日子。
拜谢了!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57748/1818594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