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吏员,多会有一个秀才功名。
最起码安全是无虑了。
就在满大街的贰臣患得患失的时候,没等到监国的召见,却等到了内阁次辅李邦华。
李邦华身边依旧只有一个老仆,不过郑恩给他配了一旗四十人,贴身轮班保护。
在白班二十护卫的保护下,嫉恶如仇、死忠于大明的李邦华,气急败坏的来到一群背叛过大明的贰臣,现在又死皮赖脸想做三臣的这群人面前。
一看李邦华,满大街的贰臣就像老鼠见到猫似的,他左都御史的大名,在北京可是耳听能详,可来都来了,不能就这么走啊!家里还等着吃饭呢。
再说连明朝历代朱元璋以外的皇帝,都没有谁能拿这么一大群官吏怎么样,何况是他一个次辅。
再说李邦华是大明忠烈,是正直的人,是一个君子动口不动手、讲道理的人,而一个讲道理的人怎么可能讲的过一个不讲道理的人呢?
何况是两千个。
“拜见次辅中堂!”
这不,两千贰臣、伪贰臣给李次辅见礼了。
李邦华一上来,就见两千人给他跪了一地,心中的怒气都淡了一些,伸手不打笑脸人啊!
不过该训的还是要训!
“你们一个个的,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是监国的临时行在,你们一个个聚集在这里想做什么?”
一个个贰臣、伪贰臣,低着头,就是不回话,你李邦华是讲道理的,讲道理的人又不都是傻,傻的话也不能当到风尖浪口的言官之首,如今还成了次辅。
我们为了当官的心思你还不知道?
李邦华自然知道,只是没想到这些人会这么不要脸,做了贰臣又急着做三臣,就这样的人还想做官?他这个次辅首先不答应,再说都要南幸了,还带这么一堆累赘干嘛?
当然,南幸的消息是不能提前说的,不然刘亮突然趁机杀出怎么办?知道消息的北京人人心涣散了怎么办?有了时间考虑,之后瞻前顾后了怎么办?
要的就是军民们都迷迷瞪瞪的忙活,都出发了才知道,原来这是要南迁,最好是走到半路了都不知道要去哪,之后因为大家都在前进,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从众的心理。
又不能跟自己当兵的儿郎商议,儿郎为了保护正在迁移的父母,父母为了不连累从军的儿郎,所有军民都平行又不相交的达到江南。
总之,这些准备当三臣的贰臣,都不知道这南迁的事情,也没有知情人士会跟他们说。
所以,他们还在想着当个三臣,混一个立马到手的月俸禄加津贴的打赏,再端着这个俸禄加津贴,做一个不用挨饿的官吏。
“……良禽择木而栖,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诸位都是明哲保身的大才呀!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容下诸位,不去择木去吧!
大明终究是危墙……”
李邦华也是有脾气的,那叫一个骂人不带脏字的,咋一听,好像是当三臣有戏,细细一琢磨,就变味了,这比直接骂人还难受,毕竟你骂人的内容,很少有人会去琢磨。
近两千号人,一个个灰头土脸。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59220/1952787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