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的签订,对东瀛的影响非常深远,虽然不是东瀛衰落三十年的主要因素,但的确是导火索。
1985年的九月,美元对日元还是一比两百五,但是到了年底,变成了一比两百,到了86年的年底,最高到了一比一百二。
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日元升值了百分之一百一十。
日元升值,购买力增强,东瀛本来就在叫着要买下美国,这一下似乎目标更近了。
前世的约纳斯上学的时候,这是他们研究的一个主要案例,所以对这一段历史的了解还算比较清楚。
日元升值,的确在一段时间内让东瀛人手里的钱变的更值钱了。
但是,东瀛是一个主要依靠来料加工和贸易,以及赚取工业附加值为主的国家。
当他们的货币急剧升值的时候,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的出口,伤害最大的是他们的工业体系。
在短期之内,东瀛各大企业因为手里的资金变的更多,开始积极投资海外,希望用在外投资来降低日元升值的影响。
但是为了弥补国内经济发展缺陷,他们在外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资源行业和补充性企业,这些投资的见效并不快。
比如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期,他们大肆进入西澳的铁矿石行业,为东瀛工业获取原材料。
但是这些投资在短期之内都是不能见成效的。
又比如他们拿着花不完的钱进行国际贷款,在国外扶持了一大批企业。
这些在长远来看,的确是很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他们国家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太依赖外部资源供给和销售市场。
一个原材料要从外面买,产品大部分也要销售给国外的工业国家。当他们的货币升值,出口竞争力下降的时候,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从八五年到九零年,是东瀛经济最后的余晖。
东瀛百姓手里大量的资金没有去向之后,就只能抬高国内的房价。
这一切,导致了东瀛经济一直衰落了三十年,被东瀛人称之为“失去的三十年”。
现在的约纳斯只是一个半瓶水,他知道日元升值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也知道东瀛的房地产暴涨是一个好机会。
但是如何具体操作,就有些把握不定了。
而且,广场协议其实最初并不是欧美对东瀛的阴谋,相反,反而是东瀛主动发起的。
八十年代初,阿美尼亚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他们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而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过热,日元升值可以帮助日本拓展海外市场,成立合资企业,扩大东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所以,当时的东瀛首相竹下登是推动最积极的一个。
阿美尼亚、东瀛、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最终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
这里面,东瀛最少出了一半的力。
只不过,后来发生的变化,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国际之间,极少有阴谋论,因为阴谋往往只是上不了台面的手段。
国际大势,主要依靠的是阳谋,但是却有离不开阴谋的手段。
东瀛就是有些太单纯,高估了其他几国的节操,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约纳斯来自后世,经过了几十年的前因后果的分析,依旧觉得这里面疑点重重,更别说现在这些被历史大幕挡住的人们。
没有人能比他看的更远,可是约纳斯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入手。
他能想到的是贷款日元,然后协议归还美元,还有在东京股市买股票,在外汇市场建立日元头寸。
不过他知道方法,不代表他知道如何操作。
何况,这可不是一场一周,一月,甚至一年的战役,而是超过两年,甚至五六年的战役。
这个过程中,掌握各种投资的转换时机,也不是现在的他能做到的。
但是,他不怕。因为他除了又本尼特和沃尔夫这样的专业人士,更主要的是他有里奇和利益集团这个后盾。
他没有想过要孤军奋战,如果有盟友而不懂得利用,那才是傻了。
何况,他已经决定把这些合伙人都拉进来。
他要做的就是把索罗斯十三年后的那一套搬到东瀛来,不过索罗斯那是恶意打压,利用资金优势消耗对方国家的外汇储备。
而他不同,他只会借助东风来共同发展。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6103/163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