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试地点,一般设在县学,但考场是可以自行设置的。
部分贫穷府县,因经费短缺,有的直接在县衙举行,在县衙摆好桌凳,就是临时考场。有的更穷,连椅子都没有,那就需要考生自己想办法:有的带竹凳、有的带木桩、有的带石头,腚下可谓五花八门。还有最穷的,连避雨的棚子都搭不起来,若是正好遇到下雨……
余杭县不一样。云梦大陆的起源之地,最富庶的膏腴之地,天下钱粮的集散之地,是不可能如此陋烂的。余杭县县学学堂,精心设置之后能轻松容纳千余考生,一水的楠木桌椅散发着木质的清香。最近几日天气不错,所有摆设都在露天,所以一眼看去整齐无比,蔚为壮观。
待到县学门前所有考生分四路集合完毕,汇聚于县学前空地,余杭县令张袁野身着七品正装,站于门前面向众人开始宣读官府令喻和注意事项:……当粉身碎骨以报皇恩……考场纪律是:……这让颜子卿想起上辈子军校校长讲话。然后依次进入,颜子卿第一个进,不光因他是侯爷,历年都是颜家人先进,因为这县学是颜家捐修的。
进到里间,颜子卿径直走向第一排最中间座,座对面就是县令张袁野位置。
选座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有的可以背风、有的可以躲雨,有的能防止日晒,有的非常隐秘……颜子卿无所谓。只要不坐在厕所旁边,遇到所谓的“臭号”,其他都无所谓。坐下之后,紧闭双眼,沉浸心神,等待后续考生。
后面的考生可不像颜子卿进得这般容易:分四列进入的考生,还要接受一遍衙役们的“非礼”:挨个搜身、物品全都翻弄一遍。作弊,是任何一个时空都无法避免的问题。明显知道一旦被搜出小抄来后果严重,但偏偏每科都有人被发现,发现之后又是一阵痛苦的撕逼……
陆陆续续,颜子卿周身坐满学子,待到全部坐满,时间正好开始。
三天、六场、九科。第一天上午:诗词赋。
两百年前的科举,诗词与赋是单独分开的,那时的科考一共十科,满分千分。两百年前,成祖李少白接纳大臣之议,合诗词赋为一科,降低诗词赋占比,故而科举改为九科,九百分。还有大臣建议取消诗词考核,因为吟诗作赋于治国无益,但经过十余年争吵,最终还是维持原先设定:诗词乃一个民族最美之语言,一个没有了诗词歌赋的民族,是可怜可悲的,正如后世的……
县学考试其实有很大的主观意识。所有题目都是县令和县教喻所出,难度和正规度方面难免差上许多。一些死记硬背的填空、问答还好说,像时文那种截取一段先贤语句、古文经典的句子出题,一千年来早就被玩烂了,以至于后世考官们只能东拼一句、西凑一句组成“混搭题”,这种题在另一时空明朝叫做“截搭题”。所有才有“正考必出大题、预考可出小题”一说,州试以上为正考、院试以下为预考。
这第一科诗词赋也是一样的。大考,诗歌一般都要规定固定的平、仄,词曲规定词牌名;小考不同,考官出个题目,考生随意。
拿到空白考卷,第一页填上考生姓名、籍贯、父祖三代至亲姓名。小考不似大考严格,无须糊名因此可直接写于封面,这也是小考主官敢经常放言录取“谁谁谁”为案首原因。封面上还有个号戳,上面写有考生号牌号码:“余杭县考甲字第**牌”,下边还有一排小字:颜子卿,年十九,英挺雄伟、面白无须、容貌绝美、犹如谪仙。父:颜绍成;祖颜君文;…… ,担保人:颜成俊。
打开试卷,所有考题只有一行字:《咏梅》,诗二首,词二首(词牌《卜算子》),赋一首。
所有考生全部验明正身,张袁野也不再啰嗦,大手一挥,衙役们把门一锁,县考正式开始。
“春天出《咏梅》?有没有搞错!”试卷一下发,当场就有学子表达不满,当然,声音只有他自己听得见。
张袁野出的题目一点都不难,咏梅并不难写。千年以来,《咏梅》这样的题目已经出过无数次,但问题是同样的:越简单的题目越不好写。正因为以前出现的《咏梅》好诗词太多,所以很难写出新意,在没特别出彩的诗句现世时,也就很难取得高分。
但这些对于颜子卿来说全都不是问题。
《咏梅一》: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咏梅二》: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62996/2384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