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吸引刘世晨的是刘协在那夹板中苦苦挣扎、数次与命运抗争的过程。抗争到最后,只能看着身边亲人一个个惨死。
被废前的那句“谁敢弑朕耶!”是他最后的抵抗,他的孤与苦,没人能懂。哪怕一直都没成功过,也一直在挣扎,虽败犹荣。
再说北地王刘谌,刘世晨对他了解不多,唯一的印象也停留在大骂谯周,劝刘禅抵抗到底、被刘禅拒绝后杀死自己妻儿再自杀的场景。
自古以来,中国大部分人都崇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而刘谌真正做到了。
……
穿越成了刘谌后,刘世晨干劲十足,每日都给刘禅上书纳谏。
平日里,刘禅最疼爱的皇子正是刘谌,因此采纳了刘世晨的很多意见,这更是提高了刘世晨的积极性。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首先就是蜀中缺将。
说起缺将,又要从刘备的起家说起。
在刘备投靠刘表时,他的手下分为徐幽系与荆州系,两系之间常有争斗。
最直接的,莫过于关羽、张飞与诸葛亮之间的明争暗斗。
到了益州,徐幽系与荆州系的人马合为一处,开始与益州系争斗起来。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权,弹劾了益州系的领头羊李严,自此荆州系在益州独大,一直打压着益州系,这也极大的打击了益州系士族的积极性,导致在荆州系的原班人马死后一度出现了蜀中无大将的局面。
没大将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没国力啊。想他唐朝,对外征战胜少败多,但最终不就凭借的强大的国力耗死了周围的对手吗?
刘世晨穿越过来时,魏国有四百多万的人口,占据了青、徐、兖、豫、司、雍、凉、并、冀、幽以及荆州、扬州的部分之地,占地面积近三百万平方公里。
反观蜀国,只有九十几万的人口,占据了益州一州之地,地盘也才一百余万平方公里,其中还至少有一半的地盘为山地,不能耕种。
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蜀国不是魏国的对手。
没将北伐,又耗不起,看起来只能等死。
不过刘世晨不慌,他知道,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就会病逝。到时司马炎继承晋王之位后便会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
只要蜀汉能坚持到那时,那么魏晋朝局动荡,必然无心南下伐蜀。
那一年,刘世晨也才十九岁而已。
利用这段时间,蜀国完全可以调解派系矛盾,休养生息,甚至伺机而动。
就算北伐不能成功,再坚持个二十五年,司马炎便会死去。
在这二十五年里,刘世晨除了养精蓄锐,一样可以在这天府之国享受生活。
二十五年后,刘世晨也不过四十四岁,起点比起四十六岁还被曹操追着打的刘备不知强了多少。
再过一年,就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因干政弄权而引发的八王之乱。
在八王之乱时,厉兵秣马的蜀汉完全可以挥兵北上,一统全国。
或许,只要刘世晨统一全国,还可以避免之后的五胡乱华。
至于有没有什么蝴蝶效应,刘世晨暂时还不想管。
于是,刘世晨极力阻止姜维北伐,提议刘禅在汉中险要处派兵防守、下令休养生息,还劝刘禅远离黄皓,合理重用益州士族。
可是这次刘世晨考虑不全先不说,还做的太急了,因此他把姜维、黄皓、荆州系剩余的士族都得罪了,使他在朝中屡遭排挤。
在一次次的排挤中,刘世晨不仅没能阻止姜维北伐,也没能让刘禅远离黄皓,还因此失去了刘禅的信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蜀汉一步步走向灭亡。
刘禅的投降也让他彻底失望,最后选择了自杀。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63846/2469879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