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太守,郑游,和帝二年进士科第八名,初入礼部任员外郎一职,三个月后自请调离京城至广平州下台山郡清河县任县令一职。清河县一带山多林密,与外界交通不便,原先当地百姓靠山吃山,倒也算是一个世外桃源。但是后来受战争影响,一些战败的残军败部逃窜至山中藏匿,久而久之形成了一股山匪势力,占山为王,不仅切断了当地百姓在山中的收入来源,还时常下山劫掠,令百姓们苦不堪言。朝廷曾有意出兵剿匪,但是清河县地形闭塞,易守难攻,若要清缴匪患,势必耗时耗力,朝中大臣多数都不赞成为一个小小的清河县而大动干戈,因此清河县成了个三不管地带,就连县令一职都空悬已久。
郑游初到清河便诚惶诚恐备下厚礼投诚山匪,透露朝廷对他们的忌惮和对清河一地不闻不问的态度,诱劝他们何不收编山下百姓,开山平地、伐林造田,建立自己的山中王国,享人上人之福。其后两年的时间,清河县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一些地势较缓的山林被开垦成了平地,在上面修建了道路、开辟了良田。在这过程中,清河县的百姓也被有组织地收编了,原本的一盘散沙被组织成了一支队伍,这其中还有很多原先靠山中打猎为生的青壮年,因此这支队伍颇具武力值。在郑游的暗中安排下,这支已成气候的队伍对多年来作威作福的山匪展开了反击,而山外的剿匪军队也借由新修的道路轻易地进驻清河县,在当地百姓熟悉地形的助力下,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了匪窝。
之后的清河县慢慢恢复了以前的平和,不仅有山有水还有良田,与外界的交通也越来越方便。郑游在任期间,当地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清河县发展得越来越好。由于这些出色的政绩,郑游被提至滨泽州任通都太守一职,几年时间下来,将通都这个原本鱼龙混杂的南北商人集散地整肃成了大规模的商业中心,滨泽州也成了大晟朝最繁华的一个州。
郑游的这些政绩并不难知晓,一个有能力有手段又实实在在为百姓谋福祉的好官在百姓当中自然也是有口皆碑的,街头巷尾流传着不少郑太守的事迹。李鹿白初到通都那晚在集市上听的那段戏文就是讲的郑太守初到清河县为官时与山匪周旋、清除匪患的传奇故事。
因此,李鹿白虽然没有见过郑游本人,但是在她想象中一个胸中有格局、脑中有谋略、做事有胆量、还善于走野路子的男人行事作风应该是偏硬派的,但是这个太守府则归置得太精致柔软了,甚至偏向了女性化,那满院附庸风雅的姹紫嫣红更是与郑游的行事风格十分违和。
一开始李鹿白以为是郑太守与众不同而已,但是那日她被赵则骞叫到书房后,发现书房的布置却完全符合她对郑游的设想,简洁大气又冷硬,满屋子除了老旧的桌椅书架外,就只有几盆绿色的盆栽带来了些新鲜的颜色,与这府里其它地方焕然一新的样子截然不同。
当时李鹿白只是觉得奇怪,但是并不想过多地去窥探。直到后来,她碰到了那只小狗和那个急着找狗的侍女。小狗脖子上工艺复杂的金铃铛,侍女手腕上晶莹剔透的上好玉镯,关于四姨娘过分受宠的传闻以及那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禁闭,最主要的还有那侍女口中编的谎话。昨天傍晚下了场大雨,她只不过是在晚上回房的时候走了段路,鞋子上就溅上了泥水,那只侍女口中走丢了小半天的小狗,却除了四只爪子上有些脏之外,全身依然雪白干净。侍女的谎话以及在亲王居所外的窥探,不得不让李鹿白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今天她才会根据小狗和侍女身上的贵重饰品在首饰铺里打听消息,然后就知道了那个四姨娘完全超出郑太守俸禄的花销。
李鹿白既担心太守府里有什么阴谋会威胁到赵家兄弟的安危,但是又害怕因为她的一句话害了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官。而且直觉告诉她,这件事情的后果太严重,不是她能承担的,她可以帮着他们找人,替他们出谋划策平衡西北军,可是这件事她安静地做个旁观者会更好。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64701/2548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