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淳回道:“许兄此策行之不易,怕是步履维艰。”
  许垚笑道:“当政者有利民之策,当排除万难,直至功成。若只求简单,只治表,不治里,今年的问题,来年一样会出现。窦兄方才说,遇灾年流民,赈粮安民心,赊钱复农桑,我想请教窦兄,粮从何来,一县府库余粮又有多少,灾民几何,需赈济几月?”
  窦淳道:“灾民一人半斤粮即可度日,纵使灾情严重,县有灾民一万,每日口粮不过五十担,一月不过一千五百担,八万人口之县,一年府库所收粮食不少于两万担,赈济半年,也绰绰有余,纵使灾年府库余粮不足,亦可从他县调拨,相互周济,使民心当无问题。”
  许垚再问:“府库存粮朝廷所有,报灾赈灾,耗费时日,凡有灾荒,必有人祸,当政者即使善心大发,大开府库周济灾民,但发放灾粮免不了要经贪官污吏之手,到时候层层盘剥,说是一日半斤粮,能到灾民嘴里有二两已属不易,二两粮食喝粥尚且不能管饱,如何便能安心?何况府库即使丰年也不会有粮能赈济灾民三月之久,更不用说半年之久,如何能赈济上万灾民?”
  窦淳道:“许兄此言窦某不能认同,为官为政者,苦读圣贤书,受圣人教诲,便为安一方百姓,重名轻利,贪污盘剥灾民口粮应当不会发生,衙门小吏只要严加管教,也能杜绝趁机克扣,保住灾民每日半斤口粮,当能安定民心。县衙府库一般备有粮饷,以便灾年急用,即使不足,也可报请州府,奏请朝廷赈灾拨付,只要不使灾民远离土地,流民不起,来年便可种地活命。”
  许垚道:“好,赈灾钱粮够与不够,暂且不论。再说恢复农桑,灾民本无余财,来年再赊借,向谁赊借,官府还是富户?赊借之后如何归还?庄稼尚未变成粮食期间,灾民又如何度日,若有灾民饥饿难耐,将粮种吃掉,又如何?”
  窦淳回道:“灾民可向官府和富户赊借,以当季庄稼为抵押,当季收粮便可还上。庄稼为成熟之前,灾民亦可向富户或官府借粮,既然已经借了粮种,就得督促灾民种好粮食。有人借粮不种,难以归还,官府出面,可直接收监,加以震慑。各种举措一起施行,当能渡过灾年。”
  许垚又问:“灾民借种又借粮,种出了粮食,还了官府还富户,还能剩多少余粮?怕是一场灾祸又成流民,难以治根治本,若真是这样,又做何解?”
  窦淳额头冒汗,匆匆回道:“余粮不够,辅以杂食也可度日,实在不够,再去赊借,只要有土地,粮食就会有,假以时日便可恢复。天地无常,但也不会灾祸连年,若真如此那也是天意难违,一县之地,也自有朝廷赈济。”
  许垚笑道:“窦兄,你不觉得你没有抓住根本?”
  窦淳问道:“何为根本?”
  许垚道:“庄稼生长,变成粮食,除了太阳,还要有土地,没有土地,贫民不管如何种地,依然食不果腹。君不见,富人良田千倾万倾,每日深居大院,或招摇过市,不曾下过田地,拿过锄头,便坐收粮食十万担、百万担,新粮压旧粮,旧粮变陈粮,谷仓满满,稻米四溢,吃不完酿酒,再不然任它腐烂。一县之地,良田有限,富户大户占据十之七八,职田占据十之一二,这些田里十之五六,又不交粮纳税,可一县府库不可空虚,贫者一亩三分贫瘠之地,所出不多,也得缴税十之三四,贫者如何不贫?如何不是稍遇灾难便成流民?灾民流民之困,根在土地不均,富户占据大量良田不交税,贫者饿着肚子却不能不缴税,此种反常之状不变,贫民困居贫瘠之地,则灾民不绝,流民不止,民心难安,农桑难复。窦兄,你觉得如何?”
  窦淳道:“土地之事,纷繁复杂,不是我等就能议定。灾民流民,一县之地,唯有尽力而已。”
  许垚张嘴正欲再辩,却被适时打断。
  “好,第一题辩议到此为止。感谢滁州窦淳、广州许垚,给大家带来的精彩辩论。所有议题,只辩问题,提出方略,不论高低,敢于出场者俱为英雄。再次感谢两位带来的精彩辩论。”学谕方腾及时出现在场中,结束此轮辩论。
  土地之议,关乎天下安定,不是他们当议之事。
  两人起身互相行礼,走下场去。
  围观众人听的意犹未尽,高叫着赶紧开始下一场。
  
https://zerifeisheng.com/book/65675/26460632_2.html